传奇老画家展《百猴图》老外曾出价数十万买不得

际遇坎坷却心怀感恩,耄耋老人将毕生心血捐赠社会

编者按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19日就是重阳节了,老人们的精彩人生、幸福晚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篇章。在这里,我们记录下几位普通老人生活中的乐事,这些隐于市井之中的老者虽然普通,却代表着一个年代的心态、一种“俏夕阳”的生活方式。

“实在是惊喜,今天竟然能看到数百只猴子,而且还是数百个神态,幸亏我带相机来了。”一位观众说。昨日,在省图书馆展厅里,合肥传奇老人谢悟一在他80岁时展出了包括《百猴图》在内的121幅作品,并现场将作品全部捐赠给省图书馆。

呕心力作《百猴图》失而复得

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100幅猴图,很多市民都慕“猴”名前去,很多市民用相机拍下画作。“神态惟妙惟肖,难得的是竟然没有两只猴子神态是雷同的。”市民王女士说她已拍下几十幅“猴”了。

这套《百猴图》,淡墨写意,共100幅,神态各不相同。最讨喜的一幅是一只幼猴,顽皮地手持树枝捣马蜂窝,结果马蜂倒蜇在另一只老猴臂上,老猴耸肩吃痛,咬牙切齿赶蜂,神态极其逼真。

“这组《百猴图》花去我近半辈子时间。”老人本是用佛学名词“悟”为自己取名谢悟一,后来因为一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这句话,让谢悟一想到了助师取经的孙悟空,他决定为猴作画,于是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准备,因为是中医,经常去各大山脉采药,黄山上的猴子就是他的观察对象。回家后,老人夜里睡觉都在揣摩猴子的神态。

5年前,由于平房狭小物杂,刚完成布局、还未布景的《百猴图》忽然遗失,老人非常心痛。直到去年,翻旧物时才在阁楼上找到这套画,老人乐坏了,立即着手布景。

老外出价数十万买“猴”未成

同时展出的还有一幅《百猴全图》,由5幅长7尺、宽2尺4寸的布屏拼成,100只猴子聚集在一棵伞状大松树上,姿势各不相同,但都看向同一方向,那里有两只猴子在传递一根松枝,这幅画被老人取名“天下第一福”。妙的是,拼在一起的5幅条屏,拆开后又能独立成画。

有细心读者数了一下树上的猴子,数来数去只有99只,对此老人非常得意。老人说,这幅“天下第一福”是1992年3月开始画的,完成布景后才发现只画了99只猴子,第100只猴子已无立身之地。打量许久,他发现第三幅条屏下方有树杈,灵机一动,就在树杈的间隙画上了半个猴脸和一“手”一“脚”。于是,画的最下方,就有一只小猴露出半张脸在“偷窥”,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

据老人介绍,“天下第一福”刚完工时,他很得意,约了几个老友一起到公园欣赏。刚挂出就围上来很多人,一外国朋友出价几十万,软磨硬泡要买这幅画,老人拒绝了。

感恩社会捐出121幅作品

谢悟一老人精通医术、书画、雕刻,书画只送不卖,为人治病也从不收费用,还送上药品。他一生没有积蓄,至今住在大通路上两间潮湿的平房里。“当年我画‘天下第一福’时,家里没钱买画布,画布、墨笔都是朋友送的。我能把画拿去卖吗?”谢悟一老人从没想过卖画,对此,他的儿子谢保春也非常支持。

家中画作很多,老人年岁渐高,屋子又潮湿阴暗,老人的心病就是为作品寻栖身之地。这个愿望经本报报道后,省图书馆决定收藏老人画作,并为老人办个人画展。“活到80岁还能办个人画展,这辈子满足了。”老人的一批老朋友也都兴奋异常,裴世平等老人到处奔走帮忙。

此次展出的还有10幅国画《墨梅》及10幅大工笔《猫图》,画展将持续到21日。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