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拍卖公司将重新洗牌 市场充满悬念

2006年的秋拍结束后,各大拍卖公司人马已经四处出击,征集作品,为5月后的春季拍卖会做准备。由于2006年秋季拍卖已经不像前几年的火爆,露出市场调整的寒意,因此,今年春拍,从征集作品到落槌的整个过程,都将充满悬念。

某拍卖公司的油画业务主管抱怨,现在征集拍品很困难。前两年,由于艺术市场销售渠道不畅通,艺术家和画廊争先恐后地送作品到拍卖公司。而现在,艺术家见到拍卖公司的人就躲,画廊则借口作品已经送其他拍卖公司来搪塞。即便历尽千辛万苦征集到好作品,卖家也会高估价格,开出天价,使作品成为拍卖场上不赚钱的摆设,影响成交率。拍卖公司只好使出浑身解数,拍出高价,使自己一步步走向更深的“水”中。 
 
    卖家方面,由于去年秋拍大部分拍卖公司业绩下滑,流拍和低价记录多,画廊不愿意将作品送拍,怕对艺术家作品价格造成负面影响。而一线画家则因为皇帝女儿不愁嫁,也对送拍不感兴趣,有时候迫于面子,拿出些作品敷衍了事,这也造成2006年秋拍市场上很多一线画家三流作品流拍的现象。 
 
    买家是拍卖公司赚钱的关键因素,拍卖公司必须根据买家的喜好征集作品。2006年的艺术市场虽然呈现出冷静的趋势,但没有形成真正的收藏市场,投机因素依旧严重。买家采用买涨不买跌的炒作手法,对一线作品关注度高,其他作品则很难拍出。因此,成交率的压力使拍卖公司不得不拼命追一线画家,使艺术市场一边倒,整个市场盘子越做越小。 
 
    市场调整,无疑给刚刚热起来的拍卖市场带来了寒意,特别是一些刚刚起步的小型拍卖公司,将直接面临无好拍品可上的局面。调整策略或被淘汰,将成为多数拍卖公司的重要课题。可以预见,2007年将成为拍卖公司重新洗牌的重要一年。

责任编辑:晓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