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鼎国际秋拍精品闪亮登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杨克山《藏族人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杨克山《大办民兵师》)
  一篇文章极难概括当代中国油画的面貌。原因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杂乱无章从来就没有人去认真梳理。然而有一个观点似乎是大家都认同的,即中国油画写实功底太薄和缺少原创性。这种妄自菲薄的冷静太具杀伤力。以至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油画无法平视世界,亦无法平心自视。近些年,中国油画在艺术品市场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态势。这种真实的幻觉,不仅让徐悲鸿、刘海粟、潘玉良、颜文梁等作品的收藏家偷着乐,也让靳尚谊、杨飞云、陈逸飞、陈丹青、艾轩、王沂东等人沾沾自喜。对于充斥其间的愚昧和商业阴谋,我们固然可以用“存在的合理性”和“艺术鉴赏的主观性”来解释这一切。但是泛文化的伪阅读对油画艺术学科的纯粹性和严肃性的破坏着实令人啼笑皆非。事情当然也不完全让人绝望,只是我们的目光一定要穿透浮华和喧嚣,我们的目光一定要有智慧,我们一定会有令人惊喜的发现。首先要申明一点,关于非学院出身的“学院派”画家杨克山不是我发现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詹建俊就曾说过:“中国美术界著名的油画家、才华出众的水粉画家杨克山先生,是以他作品中生活的朴实之美和高度的绘画艺术性为广大的中国观众所称赞。作为优秀的美术家,他的艺术修养、专业功力和绘画技巧都具有精深的造诣,在中国百花争艳的画坛中是一支散发芳香的花。”

 

谨言慎行的靳尚谊对杨克山也不吝褒颂之辞!“杨克山在不懈的艺术追求中,已形成其个人的风格。他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遵循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追求真、善、美兼备,生活与艺术的统一。在创作中,兼收并蓄,以各种画风的营养来充实自己。因此,他既有豪放苍劲的作品,也有深沉含蓄、不露锋芒的佳作。杨克山是我国中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以其不懈努力的精神,其前景可望更加广阔远大。”

袁正阳对杨克山那些充满自然气息,又有着精湛技艺的油画更是情有独钟。他说:“杨克山的油画在中国久负盛名,他是当代中国写实主义实力派重要画家。在国内,他任职于北京一家国家级博物馆,馆藏的很多油画作品都出自他之手。给我较深印象的是一幅表现古代战争的《巨鹿之战》,这是一幅具有杨克山典型风格的作品。整个画面笔法流畅,布局生动而有序,潮水般的军队在震天的吼声和翻飞的旌旗中剑戟交错,短兵相接,场面撼人心魂。这幅画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杨克山把笔韵同画面的气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他对笔触韵味的敏感又与他粗犷豪爽的性情有关。仍然是这种性情的指引,杨克山的视线又转向宽阔的草原、山川和大海。当他的那些踏着疾风回家的牛群被暮色笼罩或一群鸟儿掠过草原上浓重的云层时,我们都能体会出那种飞动的魅力和生命中所蕴含的浩荡不羁的气魄。在自然法则和心灵的自由之间,艺术家总是不断地用画笔寻求着能够彼此沟通的桥梁。

杨克山是位严肃而又不乏激情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造型严谨,色彩浓郁,讲究用笔。

他认为技法是一件作品非常重要的因素,技法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一个艺术家的学识,修养乃至性情都必须通过技法才能表现出来。杨克山是典型的“学院派“画家,他对艺术的认知固然跟学院严格的训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完全遵从内心的需要来选择那种能够发挥自我兴致的艺术形式。就这一点来说,杨克山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艺术家。他不受新潮艺术的影响,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观,充分肯定自我的价值与尊严,在一条艰辛的路上不懈地探索前进。正是如此,他多年积累的丰富感觉形成了他现在用笔老到、圆熟、意韵无穷的艺术风格。
 
  然而,自1996年赴美国蒂尤莱思大学讲学并客居异乡之后,杨克山毕竟已经淡出了中国画坛和我们的视线整整十年。今天,当我们再见到这幅大画《寺院前》的时候,真有一种久违的欣悦。一群藏民聚集在寺庙前。他们或远望或交谈,或战立或蹲坐,在画家布置的疏密有致的节奏里,他们被组织得既复杂多变又富有韵律,尤其是那盎然勃郁的笔法意味,让人们对画家的驾驭能力和其精纯古典技法的叹服。透过涂在画面上的薄薄的稀释过的颜色,杨克山笔下的人物,既精准又空朦,既真实又富有诗意。这样的作品很自然地使我们会联想起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与激情,联想起库尔贝的平实与力量和塞尚的整体和谐。这也许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那种经得起美术史考验的写实,一种不是靠粘贴的文化或文学符号才能取悦于人的而是依据油画语言本身打动人心的纯粹的写实。

二00六仲秋记于海上放思楼(作者为美术史教授、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晓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