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建:文化产权交易所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影响分析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自2010年4月九部委联合下文推动文物产业的发展,各地文交所纷纷成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即将成立的和已经成立的文交所已经30余家。这些文交所给艺术品的投资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文交所的成立到底会给艺术品市场带来怎样的历史契机?又将会有怎样的风险?接下来有请前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先生就文化产权交易所的风险与对策给大家带来主题发言,谢谢!
张新建:尊敬的尧主编,各位艺术家、理论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感谢主办单位邀请我参加今天下午的论坛。今天中午喝了点酒,是我主动要求徐永斌董事长提供给我的,有道是酒壮怂人胆,我希望有这两瓶葡萄酒垫底,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斗胆说明自己关于艺术品产权交易所的真实想法。说真话有的时候需要勇气,有的时候需要智慧,可惜这两方面我都不具备。我只希望大家能够把我作为一个见证者和旁观者的身份,来听取我贡献给大家的一点想法。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是原文化部市场司的副司长,2001年-2010年我都在这个司工作,因此作为艺术市场的见证人和亲历者,我将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明我对文化产权交易所的意见,没有什么理论,只是个人的一点感受而已。
这个题目是文化产权交易所的风险与对策,我把文化产权交易所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艺术品的证券化问题,二是产权交易所的问题。请允许我首先向各位报告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艺术品证券化的问题和出路。我们把艺术品的证券化核心概括为四个字,就是打包和分拆。
我认为艺术品的证券化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将艺术品整合成一个资产包,折合成均等的份额,形成标准化的交易方式。第二采取集中竞价或者标准化合约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发行、转让、连续进行交易。第三艺术品证券化,包括艺术品的托管与保险,鉴定与评估,发行与交易,以及艺术品退市等业务流程。
作为艺术品市场的亲历者、见证者,我见证了中国艺术品证券化的发展过程。此事起源于2007年,一位著名的学者有一份著名的报告,其中就谈到了实行金融创新,开展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所在的部门也是高度重视的,我们召开多次论证会来论证这个。在论证会上,我向所有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五个问题:
第一艺术品鉴定与评估缺少权威公证的机构。这也是金融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主要障碍,至今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就以天津文交所为例,《黄河咆哮》作价600万元,业界颇多争议。
第二艺术品的资产包总量偏小,容易被承销商或者是庄家以及其他的投机商操纵,作为人为炒作的工具。比如说《黄河咆哮》从2011年1月26日正式上线交易,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涨到了1.1亿。
第三艺术品的价值与市场的价格以及证券化的市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白庚延的作品已经炒到亿元以上,白庚延在美国举办的画展,100多幅都在一位朋友的手中。这些作品应当以什么价格走向市场呢?谁为这个疯狂的价格买单呢?
第四退市机制不完善。关于艺术品证券化的存续期限问题,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为三年,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为五年,天津艺交所前期是不定期的,后期就提出了10年,天然粉钻是20年。天津艺交所规定,单个帐户持有单只份额数量,达到该份额总量的67%,该份额投资人发起要约收购,或单只份额的全体投资人达成一致意见,发起申请退市。这里面产生三个问题:一是主要的投资人以什么样的价格,把67%以外的收购过来?二是要形成全体一致的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三是把证券化的艺术品在拍卖市场变现,拍卖价格的受益远远低于证券化的交易市值,如何处理?第五证券化自艺术品上市以后,艺术品的艺术,也就是说它的审美价值、学术价值以及审美功能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市场的交易价格,其交易价格的依据何在?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主要看公司未来成长的业绩,公司生产商品在流通领域创造价值。
上市公司给投资者分红,但是艺术品是不具有这种价值成长性的,而不产生利润给投资人分红。如果市值远远超过了艺术品的价值和市场价格以后,那么艺术品的证券化就变成了被投机资金绑架的投资博弈。最终的受害者就像击鼓传花一样,最后一位是被高度套牢的投资者,很多情况下,这位投资者往往是缺少资金,缺少经验的散户。其次,投资者寄希望于艺术品证券化过程中市场的无限增值,其实也是不现实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自2003年以来呈现出迅速拉升的态势,这是中国艺术品长期边缘化,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因此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民间资本迅速放大,且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偏少的背景下附体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于是就像着了魔一样出现了一拨又一拨的疯长和补长行情,这种行情已经经历了2003年到2007年的第一拨,也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2009年-2011年的第二拨。长期的补长和疯长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建立在长期快速增长的期望值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艺术品证券化就有点美国房地产的房利美,几十年稳步增长,形成了巨大泡沫,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希望这种增值永远继续下去。但实际上并不能做到,泡沫总有破灭的这一天,特别是房地产泡沫硬着陆之后,就形成了金融危机,我认为艺术品的证券化会走上比美国房地产更严重的不归路。
当革命形势蓬勃发展,金融创新扑面而来的时候,总是有人张开双臂拥抱革命,也有人站在潮流面前左拦右挡。我显然是属于后者,我非常遗憾,没有足够的政治智慧来破解我上面说的五个问题,也没有起码的魄力来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勇气。这就是我在文化市场司工作期间,就丧失了艺术品证券化脱颖而出的机会。还是天津证交所,他们能够破解我说的这五个问题而脱颖而出,现在想来我是追悔莫及。说起来,我的祖籍是天津蓟县,也属于天津,为什么我跟天津就有这么大的距离呢?现在看,我的祖籍天津蓟县只能说是天津的郊区,因此郊区的我,也只能和市里的他产生这么大的距离,这也不能怪别人啊。
从前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我在不解中也不免暗自庆幸,没有那么大的魄力,也不担那么大的风险,现在我依然顽固地认为,我提出的五大难题尚未破解之前,艺术品的证券化风险很大,凶多吉少。我不是算命先生,对艺术品的证券化发展趋势我也没有能力准确的预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下,姑且允许我斗胆妄言,我认为出路只有两个,要么是全面放开,要么是全面禁止。全面放开也就是全国人民显然是粥少僧多,认为炒作,跟风买卖。如果我们全面放开的话,短期内我们有足够的能力能够推出30万-100万的资产包,人们在接踵而来的资产包面前也就有了冷静选择,冷静思考的机会。庄家也就失去了炒作的目标。如果你有资金让你一次炒个够,而且可以借鉴欧洲、英国等国家的做法,对于当世艺术家,在世艺术家转售艺术品的利润征收一定的税收。返还给艺术家,这对于当世的艺术家和艺术的发展无异于一个福音。
但是我相信,社会游资想进入艺术品领域的,并没有一些庄家期望的那么多,在现有的政府管理轨迹和管理到乡下,全面放开风险很大,交易所是否有利可图?我认为全面放开的可能性几乎很小。其次是全面禁止,20年前,曾经有一个口号,叫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就是说各地搞的啤酒节,山楂艺术节都是由文化来搭一个艺术的台,实际上经济唱戏,实现签约为主要目的。斗转星移,文化已经从边缘走向了焦点,文化人可以唱戏了,但是艺术品的证券化是文化前台,经济唱戏。无论如何打包、等量拆分,标准化的运作,该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审美功能并没有放开,交易价格却被推到了背离实际的天价。这种没有财富创造,没有市场支撑的天价,只能是虚拟财富的增值。说穿了就是资产泡沫,泡沫终将破灭,破灭后谁赚钱,谁买单,几乎是不言自明的。艺术品证券化就是当艺术品被社会资本附体以后,被推到资本市场的前台,任人炒作,艺术并为增值,价格已经上天。一旦资本撤走,艺术品必然从天价的高位上跌落下来,文化艺术并没有由此证券化得到多少实惠,而却要承担跌落下来的惨痛,这样的结局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面对当前艺术品证券化五大难题未能有效破解,任何政府和组织都无法承担由此造成的金融风波。因此选择适当的机会尽可能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让艺术品证券化风险软着陆,根据谁批准谁负责,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的原则,这也可以说是解决软着陆最佳的选择。
今天,大家都在谈论艺术品的证券化、市场化、金融化。今天发的《收藏投资导刊》第27期,封面上就是《金融资本怎样玩转艺术》,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后背不仅一阵悲凉,艺术被金融玩转是艺术的荣耀还是人民的悲哀呢?所以大家都在谈金融、谈市场的时候,我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艺术品的欣赏价值、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
下面我向各位报告关于文化产权交易所的问题。想试图说明这样几个观点:
第一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的证券化是完全不同的交易范畴。文化与产权交易是指文化产品的所有人,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或者文化创意的拥有者,通过协商或者竞价等多种方式,将自己拥有的权益,包括产品、技术、创意、服务以及企业股权一次性或者部分的转让给投资人,或者最高竞价者的一种交易行为。艺术品所有权的交易包括著作权的交易、商标权的交易、专利权的交易以及创意项目、文化衍生产品技术和开发等项目的交易。特别是根据我国现行规定,不包括证券交易和证券转让等服务。
第二文化产权交易的基本问题是艺术品以及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创意等等缺乏最起码的鉴定评估体系。这是阻碍社会资本以及金融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第一只拦路虎,这个问题在两年之内还得不到解决,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第三当前文化产权交易所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出现,相当一部分产权交易所是对艺术品的证券化抱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值,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第四产权交易所的增多加速了文化产权的流通,或在流通领域的增值。但是当前,文化领域制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因素是创意不够、精品不多。产权交易所的增加已最终突破文化发展的瓶颈,是不是最给力的一种选择?
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了七八个艺术创作的分院,中国国家画院也成立了一批艺术创作院,其他多种机构组织的画院也在创建之中。我所在的农工民主党也成立了中央画院,我荣任中央画院常务副院长。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上场的还是那些慈祥可爱的老脸和熟脸,创作者还是那么一批人,却不断变换着霸王旗。由此能说明解放和发展了艺术生产力吗?但愿遍地开花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不再步此后尘。
给正在高速发展的文交所泼一盆冷水实非我愿,但是必须。请大家千万不要怀疑我的真诚和水的纯净,农夫山泉,有点甜,谢谢各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