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壮士”重归四行
2015-05-05 09:41:40 来源:光明日报 已浏览次
斜阳洒在苏州河北岸,上海市西藏路桥厚实的桥墩立于河水之中,安详宁静。78年前,这座今天看来平淡无奇的大桥,曾是租界与华界的分界点,一场震惊世界的激战就在大桥北堍的四行仓库发生。
5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光复路1号的四行仓库。绿色幕布遮蔽了整幢建筑,这处著名的抗战遗址正在紧锣密鼓的改造之中,今年8月将作为抗战纪念地正式对公众开放。一尊以“八百壮士”为主题的抗战纪念雕塑也将矗立在纪念馆广场,重新向人们讲述那段壮怀激烈的历史。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这首奋勇杀敌的战歌,曾在当时的上海大街小巷传唱。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时任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副团长的谢晋元,带领400余人,号称“八百壮士”,据守四行仓库。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日本军队,“八百壮士”孤军奋战4昼夜,从10月26日战至30日,毙敌200余人,直至接到撤退命令后,才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
“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这是激战中谢晋元留下的文字。顽强壮举振奋了中国军民的士气,也让“八百壮士”扬名海外。岁月流逝,除了谢晋元等人之外,那些当年血战四行的战士,他们的面容渐渐模糊。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开馆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中,“八百壮士”的原貌将会再现。从纪念馆的入口开始,每一位壮士都会以不同的形象出现,400余张清晰的面庞将震撼每一位观者。
几年前,记者来到这里探访时曾有些失望。历史教科书里鼎鼎有名的四行仓库,在现实中依然是仓库。除了1楼入口处立起的谢晋元将军半身铜像,还有1995年四行仓库所属的百联集团自筹资金在仓库7楼建起的一个120平方米的陈列室,几乎寻不到当年那场战斗留下的痕迹。
此次改造中,后来搭建出来的仓库7楼已被完全拆除——建筑内的一切将努力回到1937年四行仓库保卫战时的样子。在四行仓库晋元路一侧,许多后建的民居也被拆除。四行仓库久被遮蔽的西墙终于露出“真容”。人们惊讶地发现,墙上竟还留着很多弹孔,那是当年保卫战的遗存。按照规划,这堵弹痕累累的“血战墙”将得到保护性修复,向世人展示当年战斗的激烈。(记者颜维琦 曹继军)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