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广顺:一筐山芋四只鸡救了我的命
2014-12-05 09:36:39 作者:蒋芳 蔡玉高 来源:新华社 已浏览次
与无辜惨死在大屠杀中的同胞相比,死里逃生的幸存者是“幸运”的。对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广顺来说,他的生是偶然的、亲人的死也是偶然的,在他的理解里,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泯灭,就体现在这偶然之中。
1938年的春节已届南京大屠杀的末期,幸存者陈广顺所居住的汤山西岗头村也远在南京城郊,但这个平静的小村庄仍未能逃脱屠杀。
当时,由于四处战乱,陈广顺的父亲和村里其他几个人暂居周围山上,躲避战火。“父亲有老寒腿,不方便走动,我当时14岁,负责每天在家做好饭以后,再给他送到山上去。”一天深夜,陈广顺照例下山煮山芋,后半夜他靠着炉灶沉沉睡去,醒来时天已经亮了,屋里站着5个身着军装的日本人,一个是日本军官,还有4个日本兵。
“我猜他们是被山芋香味吸引来的。”陈广顺说。日本兵用刺刀指着年少的陈广顺,示意他站起来,并且指了指锅中的山芋,让他装筐。日本兵还在他家搜到了藏在灶底下的4只老母鸡。无力反抗的陈广顺只能解开用来保暖的腿带子,把四只鸡捆起,提着一筐山芋,在明晃晃的刺刀下,跟着日军向外走去。
日军一直领着陈广顺到了村里小学的球场上。“20多个乡亲在那里排成两排跪着,男女老少都有。边上全是拿枪的日本兵,我被要求抓着鸡,坐在一边看着。”陈广顺才坐下,日本兵就用手中的一挺机枪对着大家扫射,身边人纷纷倒下。一位日本军官看到陈广顺提来的山芋,随手抓了一个,示意吓呆了的陈广顺吃下去。“他怕我在里面下毒,要我吃给他看。”见陈广顺吃了没事,日军才一哄而上争抢山芋。
“我当时心里害怕啊,但不知道是不是吃得开心,那位日本军官突然就冲我喊着‘开路’,我就撒开腿没命地往山上跑,他们也没打我,我就一口气跑到了林子里,捡回一条命。”陈广顺说。
就这样,陈广顺幸免于难,而他的三哥陈广寿却没有那么走运。三哥原本躲在家里,听到机枪扫射的声音害怕了就从家中跑了出来,穿过一个竹园,沿着小路往牛牧岗跑。不料被烤火吃山芋的日本兵看见,一枪击中,痛得在地上乱滚乱抓,附近地上的草都被他抓烂了,挣扎了一会儿,他就断气了。
当时全村共有42户,加上外来的两个人,共有35人遇难。“我三哥死得最可惜了,他为什么要跑出来呢,正好叫日本兵撞上。”陈广顺至今仍很懊恼地说,三哥那年17岁,人长得好,身体也好,扁担能担两桶水。当时也谈了亲事,如果没有碰上日本人,过完年就该成亲了。
如今,91岁的陈广顺跟大女儿陈锡红住在一起。陈锡红说,父亲最常讲的就是他这辈子命有多大,那么多乡亲都死了,他却活了下来。
2006年,在西岗头村的东南角,村民们自发给35个遇难者立了一块碑,碑身正面刻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西岗头遇难同胞纪念碑”,背面刻着所有人的名字。每年清明节和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大家都自发来这里祭扫。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