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眼中的鲁仲连:视为第一大侠 当成自己偶像
2013-05-07 13:28:14 来源:信息时报 已浏览次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的高人,他胸藏甲兵,腹有奇谋,却不想做官,他性情孤僻,行为近于狷介,经常混迹在齐赵的地面上,一代布衣可权行州域,力折公候,可见他当时知名度有多高。他舌灿莲花,是战国一代辩士,却从不追求私利,哪里有危难就到哪里,功成身退不要任何封赏,这和苏秦张仪之流又是大大的不同了,倒有点像墨家的人。
鲁仲连少年成名,当时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三次请鲁为门下食客。鲁仲连性格豪逸,崇尚自由并不喜欢当个寄人篱下受人管束的食客。况且他也瞧不上孟尝君门下那些鸡鸣狗盗之徒,不与他们为伍。三次严词拒绝了孟的邀请,让孟尝君也弄得很自讨没趣。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军坑杀40多万赵卒,进而包围赵都邯单,逼迫赵国尊秦王为帝,天下丧胆,诸候们没人敢来营救赵国。就连盟国魏国派的兵也只走到半路上停下来不敢走了,反而派了客将军新垣衍悄悄潜入邯郸劝说赵王尊秦为皇帝。这时鲁仲连也赶到了赵国,听到了这回事,就跑去找平原君说:秦人打到你家门口了你不反抗想干什么?平原君皱着眉头说:我能干什么?之前40万都给打光了,现在秦兵围城我也没办法退兵,魏王又派来了新垣衍来让我们王尊秦为帝,现在这个人还在这里,我也不敢说抵抗的话。鲁仲连指着平原君说:之前还以为你是个人物,现在才知道你根本算不上个人物,新垣衍在哪,你把他叫来,我帮你把他骂回魏国去。于是通过平原君把他带到新垣衍面前,鲁仲连指着新垣衍说出了魏王只顾个人安危而不顾大局终将也得把魏国拱手让给秦国。并以商纣对待商末三贤王的历史事件, 说明秦称帝后必如商纣对待诸侯一样对待投降他的诸侯,魏王也将来也不会有好下场。他以为能救魏赵的唯一办法只能在战场上打败秦兵,激励魏国在战场上一决胜负;如果秦王称帝,不仅魏国没了, 而新垣衍也会一无所有。《史记》上的这套说辞不一定是当时的原话,有可能是后来文人再编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鲁仲连的一席话说得新垣衍灰溜溜走了,不敢再说尊秦为帝的事情了 .
秦将听说了鲁仲连的事后知道魏齐很可能联手,下令退军五十里。这时刚好平原君的妻舅魏无忌带兵杀到,秦军遂退去。事后平原君要送给鲁仲连一座城池,鲁仲连辞让不要。平原君还要给他千斤黄金,鲁仲连笑着说:最贵重的莫过于天下之士的气节,就是做好事不要钱,我又不是生意人,做点事情就收钱那不就卖自己吗?说完辞别平原君走了,一辈子再也不见他。
20年后燕用乐毅连下齐国70余城,燕王死了太子猜忌,乐毅便丢下兵权跑了,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军,齐人开始反攻,势如破竹,三个月夺回50余座城池,但打到聊城时死了很多兵久攻不下,田单急死了,这时鲁仲连来到战场,他写了一封信射进城中,城中燕国将军看到鲁仲连的信后大哭三天自后自杀,罢兵城降。这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封书信退雄兵的美谈,事后田单要重赏鲁仲连,但他坐船出海隐于波涛海岛莫知所终。
归隐东海是《史记》中说的,但后人却在好些地方考证出鲁连冢,不知真假,但我还是喜欢归隐东海的结局,因为高士就应该有高士的结局。鲁仲连被后人尊为鲁高士,可以说是战国第一大侠,他的行为与言谈让1000年后同样有着侠气的诗仙李白大为折服,在李白写的诗中有十来首出现过鲁仲连,且大多用以自比,足见诗仙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偶相。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