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富不过三代? 看老字号胡庆余堂的长寿秘方

  “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这是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总结的一条经营之道。意思是说,经商就如同做官,廉而能久,久而更富。

  在我国传统商业文化中,商人向来有好坏之别。那些不过分贪财、能够照顾大众利益的商人,被称为“廉贾”、“良贾”;与之相反的囤积居奇、坑蒙拐骗之流,则被称为“贪贾”、“恶贾”。司马迁认为,从长远来看,“廉贾”的经营业绩不亚于“贪贾”,而且比“贪贾”赚钱更多,即“贪贾三之,廉贾五之”,“贪贾”只能赚三分利,“廉贾”却能赚五分利。

  为什么不贪财的“廉贾”能经营长久、更为富裕,而钻进钱眼里的“贪贾”反而不能得大利呢?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胡庆余堂:“戒欺”匾一挂137年

  杭州西湖之滨,坐落着一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它已有137年历史,却依然正常营业、顾客盈门。这就是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的药店——胡庆余堂。

  胡庆余堂为何香火不熄呢?这要从它的创办过程说起。

  1874年,胡雪岩打算开药店,想物色个懂行的掌柜打理生意。

  第一个来应聘的掌柜说:“这事交给我干,保证你半年就赚钱!”胡雪岩笑了笑,打发他走了;第二个前来的掌柜说:“这家店如果由我管,保证利润三年翻一番!”胡雪岩二话没说,端茶送客。

  最后来了位叫余修初的掌柜。胡雪岩把前面两个掌柜的话学了一遍,余修初一听,立即告辞:“对不起,您另请高明吧。”

  胡雪岩赶紧询问缘由。余修初说:“胡老板,我们是卖药啊!药是干什么的?是治病救人的啊!药要治病救人,必须严格炮制,如果只想挣钱,药店是办不好的。”

  胡雪岩听了,向余修初作了一个揖:“你就是我要找的人!”

  走进胡庆余堂,匾额题刻琳琅满目。除了“是乃仁术”、“真不二价”等,最享盛名的就是胡雪岩亲笔题写的“戒欺”匾。别的招牌都是挂给顾客看的,这块匾以前却是朝里挂着,面向坐堂掌柜的。

  匾曰:“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诸君之善自为谋也亦可”。意思是做生意不可欺诈,尤其药业。希望大家体谅我的苦心,采购药材要地道真货,制作成药要精益求精。这样既是对我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在创始百余年后的1981年,胡庆余堂进了一批珍稀麝香。当时,滋补药品“人参再造丸”和治疗性药品“六神丸”都等着麝香下料,就利润而言,后者远不及前者。但胡庆余堂却把这批麝香全部投入了“六神丸”,只因为“六神丸”是城乡居民夏令必需品。正由于一代又一代胡庆余堂人坚持“戒欺”,才把这家药店打造成了长寿企业,成为与北京同仁堂比肩齐名的行业翘楚。(节选自《这些企业为何能“长寿”?》 作者:李晓 )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