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皇室财政混乱 会计瞪着屋顶叹气
2011-08-31 10:56:49 来源:广州日报 已浏览次
光绪天津阅兵花160万两白银 李莲英赚70万两
在中国历朝历代,财政收支的透明程度与公正程度,往往是考核行政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财政收支敞亮,民心也就敞亮。
十九世纪下半期的清朝,国家景况之所以不敞亮,也和当时的财政操作状况有关系。
俗话说乱自上起,我们且看看晚清皇室成员的开支。清朝皇室的薪水是由内务府来发,这笔钱,由户部(相当于财政部)下拨。皇室成员得老老实实等内务府把钱打卡里面去,而不是把财政部当皇家私人银行。同治光绪年间大内收入情况如下:
中央财政拨款:每年户部向内务府拨款三十万两白银,用于皇室开支。
地方财政上缴:广东海关每年拨给皇室白银三十万两;杀虎口、张家口和淮安的关口每年给内务府上缴税收若干。
户部另外给慈禧和光绪皇帝私用钱,即“交进银”:慈禧太后方面,每年端午拨5万两白银(农历四月到账),中秋拨5万两白银(农历八月初到账),年终奖8万两白银(农历十二月初到账);光绪皇帝方面,每年拨款20万两白银,一次性发放,每年农历二月初到账。
制度出问题:清朝财长兼内务府负责人
钱够不够用,不太清楚,规矩就是这样的。晚清皇室却不守规矩,例如同治皇帝,居然写条子问财政部要钱,主管也不能坚持原则,按着条子付现款,半句异议也无。同治的老娘——慈禧太后,也不省油,拿海军经费建颐和园,这个说法有争议,但住在颐和园每日用一万两白银应该不假。
那时候,内务府花钱要钱很嚣张,例如醇亲王的丧事,是内务府主办的,花白银五百万两!光是在照明设施上就花了九万两白银。内务府的官员拿着采购单去户部要钱,户部简直是内务府的孙子,马上付钱,屁也不放一个。这么多钱都花到正事上了吗?非也,大把的钱都进了内务府官员的荷包。例如光绪到天津检阅军演,要造房子,花160万两白银,其中70万两入李莲英腰包。
也有坚持原则的“异类官员”。某年,慈禧命内务府官员采购几百盏灯。该官员此次铁了心不吃回扣,不收贿赂,清清白白搞一次采购。没捞着油水的同僚们自有办法收拾这位青天大人,他们故意将灯盏弄污,提给慈禧看:“老佛爷,您看看,这小子采办的什么货色?”
慈禧大怒,命人将灯盏打碎,然后宣采购官员进宫单独收拾残局,一片片捡起来打扫干净。可怜一个清白官员,一心清白办事,却落得一地碎片的滑稽结局。
在这种情况下,户部拨给大内的经费逐年增加。同治初期每年拨款三十万两白银,几年后加三十万两,同时,大内还时不时地问户部要个二三十万两白银。
到光绪时,户部实在受不了这种无节制的索求,将内务府参了一本。这当中倒有些人事关系上的奥妙。原来,户部尚书福锟(相当于财政部长)就是内务府的堂官,两个机构,却由一个人串着,如此一来,内务府问户部要钱,等于左手向右手要钱。
这种奇妙的人事结构,是不是皇室故意安排的?不好说。此案会审期间,福锟不得不回避,后来也得到相应惩罚。眼看着财政部的人要松口气了,不料宫里头圣旨又下来:以后每年再添50万两白银!
恶性后果:殃及国家军费 地方学样
财政无章法,殃及国计民生,军国大事。到光绪中期,户部就剩200万两白银了,够用吗?算算就清楚,每月光八旗兵就需要饷银48万两,虎神营100万两,明显不够用。
户部的会计出纳愁煞人,据现场记录,这些打算盘的财务人员,每天仰望户部的天花板,干瞪眼叹气,“司计之臣,时时仰屋兴嗟”。
内务府的混账作风,给其他部门和地方做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我们且看当时北京城里政府大工程的财政是如何操作的:
决定兴建一个大工程——派勘估大臣和随员现场考察,勘估大臣得经费的一成,随员得半成——接下来是承修大臣主管工程建设,还设有监督人。监督只是虚设,却是亲密合作,承修大臣得经费的三成,监督人得一成——两个大臣衙门里的办事人员合分一成,经手人分一成——经费到达木材厂(建屋要用木材)的不足二成五,还经常拖欠。
地方也如此。例如直隶地区的涞水县,晚清年间每年收牛羊税600两白银,进入地方财税的仅13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