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漆工逆袭成了大画家 明朝有个“励志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赤壁图卷》(局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临宋人画册 嫔妃浴儿》(局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是一个寒门Boy(男孩)成功逆袭的励志故事。

 

  明代,苏州城里来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外来务工者,名叫仇英(仇音Qiú,字实父,号十洲)。这个身材不算高大威猛的年轻人特别能吃苦,任劳任怨,从一个小油漆工做起,后来又干了一阵子居室装潢,凭借过人的绘画天赋以及低调的好性格,一路遇贵人,开始慢慢进入了文人画家圈子,一步一步走上人生巅峰,最终成为明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逆袭成了名利双收的“霸道总裁”,与当时已经名噪一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三人并称为“明四家”,也称“吴门四家”。

 

  11月10日,苏州博物馆将开放“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览的最后一展“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仇英一生只活了40多岁,存世作品很少,这次特展集结了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等国内外12家文博机构的仇英书画精品31件。

 

  遇到伯乐 关键人物:文徵明

 

  仇英刚来苏州的时候,租住在阊门桃花坞一带。明代中叶,苏州的漆器制作和书画装裱等手工作坊都聚集在那里。当时他除了刷油漆,也会接一些室内设计装潢的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赚钱非常拼命。中国古人都喜欢雕梁画栋,喜欢把所有目之所及的地方都装饰上优美的图案,仇英做的就是这种“彩绘栋字”的工作。

 

  有一天,他正坐在高高的梯子上,仰着头,细心描画着房梁上的山水画,突然听到底下有人拍手夸他画得好。仇英低头一看,是一位长须老者。边上的人跟仇英介绍,这位老先生就是名满天下的大画家文徵明。仇英一听,赶紧从梯子上下来,恭敬地鞠了一躬。文徵明眯眼笑,觉得眼前这个后生前途无量,后来就把他带到自己家里去。

 

  文徵明让仇英看自己画画,还经常带着他进自己的文人朋友圈,介绍给朋友认识。文家在当时是苏州颇有名望地位的文豪家族,仇英这一起步就迈进了当时最高端的名流艺术圈。两人还经常一起合作,比如仇英的《写经换茶图》里就有文徵明写的小楷《心经》。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金运昌说,仇英在文人圈里一直都很低调,怕被人瞧不起,他牢牢记着自己的贫寒出身,所以比常人更加刻苦勤奋,慢慢转型成了职业画家。他画工细楼台,最大的特点是细而能雅,艳而不俗。所以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有点财力的老百姓,都很想买他的画。

 

  拜师学艺


  关键人物:周臣

 

  因为“伯乐”文徵明的指点,仇英有了很好的绘画基础,也积累了一定的圈内人脉,也算是文人圈子里小有名气的“油漆工”了。就连唐伯虎的老师周臣家里建新房,也让仇英来帮忙彩绘栋梁。周臣对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想一探究竟,于是就让唐伯虎带他到仇英家里作客。

 

  后来故事的情节发展,就像如今的很多偶像剧一样,老先生对男主角也是相见恨晚,觉得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随即就收了做弟子。这样一来,唐伯虎就成了仇英的同门师兄。那时候,风流才子唐师兄已经差不多是年过半百的岁数了,他对这个小师弟也是照顾有加。

 

  周臣作为当时著名的职业画家,擅长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仇英尽得真传又青出于蓝,学习宋代比较工整的院体画风格。这次展览中的《临萧照瑞应图》《人物故事图》就是典型,形象精细周密,远山远树也是意到笔到,实入实出,给人一种生动鲜活的感觉。

 

  仇英画画时,很少会像其他文人画家一样舞文弄墨,喜欢在画中赋诗作对,他的画中字很少,最多也就是个落款。他内心也不愿跟当时的文人画家抢饭碗,他吸收民间艺术和文人画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给多少钱就花多少精力画,仇英还是个很懂市场规则的职业画家。比如同样是画石头,一幅200金的画里出现的大理石,必定是花纹精细,每一块石头都是认真对待。但如果是一幅50金的画中有石头,那就会画得比较简单一些。所以,看展览的时候,从他画画的精细程度,也可以推测出当时一幅画的售价高低。

 

  拥有粉丝


  关键人物:项元汴

 

  仇英被誉为是一个“全能型画家”,人物、山水、花鸟、楼阁都擅长,但最厉害的还是临摹。当时人们评价他的作品“临摹远胜自运”,可见其摹古画艺高超。

 

  仇英最被人熟知的一件作品,无疑就是本次展览也能看到的“明仇本”《清明上河图》,虽是仿本,但精湛的画工和艺术价值让它成了《清明上河图》历朝历代各种版本中的前三名。这幅长卷风俗画里一共出现了2000多个人物,仇英采用了青绿重彩工笔的技法,融入了大量的想象与创作,描绘了明代苏州平江地区的市井生活,以及当时的民俗风情。

 

  这里就要提到他生命中的另外一位贵人——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

 

  项元汴是个书画发烧友,财力雄厚。家里有巨量收藏,都是历代精品,不仅在当时,乃至在历代私人收藏家中都是首屈一指。散落的项氏书画后来大多流入清宫内府,备受乾隆皇帝珍爱。

 

  这样一位土豪收藏家,看中了仇英,成了他的粉丝。土豪邀请仇英到家里常住,这一住住了十多年。仇英在项家天籁阁欣赏、临摹了大量宋元珍迹,绘画技艺与艺术格调都因此有了极大提升。

 

  项元汴对仇英很推崇,仇英当然也知恩图报。为他画了不少画,展览中的《临宋人画册》系列就是他专门为自己的这位知音所画。

 

  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

 

  时间:11月10日至12月20日(周一除外)

 

  地点:苏州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