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张之洞靠什么征服慈禧:连升四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人艺术正是一种中国艺术的内在,作为艺术市场的推广者,怎么能不坚持这种文人的主线。何况不仅仅是书画、瓷器、杂项,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工艺品,无比体现这种“文人味”。

 

  本期专家:北京匡时副总经理 谢晓冬

 

  今年的艺术品市场依然走文人路线,所谓中国的文化特色,说的就是这种“文人气”。8月我在龙美术馆设的展,讲的就是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的关系。中国的宫廷艺术,骨子里也深受文人艺术的影响。

 

  文人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要求人有综合的知识修养。旧时的中国艺术家讲究读书,直到近现代也在坚持,像张大千就非常重视读书学习,更不用说像浦儒这样的人物。中国的民间和宫廷都共享了文人价值传统,强调诗书画三德相结合,绘画强调书写。

 

  中国的文人艺术跟正统、道统息息相关。艺术家本身是文人,文人要有诗词书画的修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唐朝之后,外国的观察家无一例外说中国是一个诗歌、文学的国度。所以中国艺术不存在完全独立于文人之外的艺术。

 

  近现代和当代艺术受到外来系统的影响,有的作品或许有中国的面貌、笔墨材质,但并不特有中国艺术的独特的内在性。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要继续观照中国的艺 术,还是要牢牢坚持中国艺术的方向。吴昌硕就是其中的典型。今年正值吴昌硕诞辰170周年,中国和日本的拍卖行都推出了纪念专题。他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评 价,正是因为他的诗文修养极高,是具有标志性的文人大家。

 

  文人艺术正是一种中国艺术的内在,作为艺术市场的推广者,怎么能不坚持这种文 人的主线。何况不仅仅是书画、瓷器、杂项,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工艺品,无比体现这种“文人味”。像清三代的宫廷艺术,无论是瓷器还是玉器,工艺、器型、釉 色、纹饰,都深受文人的审美影响。除了欣赏艺术之美,宫廷艺术还受浓厚的儒家政治、文人艺术的内在的审美影响。

 

  中国文人的审美趣味、艺 术形式体现在中国艺术品的方方面面。据我观察,市场中的收藏者对此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和反应。有的收藏者从纯粹的文人艺术入手,比如收藏仍然属于小众品类的 碑拓。但是无论在什么时代,碑帖都是最高等级的藏品。时至今日,毛笔书写、诗文创作的式微,使碑帖越来越小众,但是仍有收藏者开始关注并建立自己的收藏体 系,寻求考证、欣赏的乐趣。

 

  有的收藏者努力复原传统的审美和生活方式,建造中式园林、使用家具,用具体的物件打造一个传统的文人环境。还有的热衷宫廷艺术的收藏,比如系列收藏乾隆时期的复古玉器,像仿周文王的铜器这种,都明显受到传统文人审美趣味的影响。

 

  各种形式的出现,都清晰表明中国文人艺术的复兴是最大的趋势。即使一开始出于投机、投资,久而久之就会爱上艺术品。艺术品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如果通过收藏,收藏者能最终把自己的收获回馈给社会,把藏品出版、公之于众,都是他们为市场奉献的正能量。本文摘自《官场达人张之洞:张之洞成功样板的不倒秘笈》,梁纪锋著,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