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为我国历代帝王陵园中唯一的夫妇两帝合葬墓,墓前立有两块高大雄浑的石碑,西面是“述圣记碑”,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8000余字的碑文虽然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其实也是武则天在借机抬高自己。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碑头雕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首,饰以天云龙纹。根据乾陵建筑对称布局的特点,“无字碑”与“述圣记碑”显然是在高宗去世时由武则天同时主持竖立的,那么,这块“无字碑”自然是武则天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
据清乾隆年间的《雍州金石记》记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1938年编纂的《乾县新志》载:“向无字。金元后,往来登眺,有题咏诗篇刊其上。”这块“无字碑”也就成为多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
“无字碑”为何无字,千多年来,人们对此有种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一说功高德大无须说,二是自知罪孽深重不便说,三是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四是称谓不统一不便说,五是信奉佛教万事皆空不用说。
这五种说法都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没有事实依据。事实究竟如何呢?我认为:“无字碑”就是“功德碑”,武则天立碑的目的,就是为给自己树碑立传、歌功颂德。
这从武则天一贯好大喜功的做派可以看出来。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且唯一的女皇帝、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登位后,就大修宫殿、佛寺,借机炫耀自己。长寿三年(公元694年),已70岁高龄的她为表彰自己,在生活起居的神都(今洛阳)城内定鼎门大兴土木,耗资百亿修建歌功颂德的“天枢”:“天枢成,高一百五尺,径十二尺,八面,各径五尺。下为铁山,周百七十尺,以铜为蟠龙麒麟绕之;上为腾云承露盘,径三丈,四龙人立捧火珠,高一丈。”并亲笔题名:“大周万国述德天枢。”(见《资治通鉴》)当时,仅为此就熔毁了27000贯流通的钱币,耗去当时国家财力的四分之一强。
公元695年,她又下令铸九州铜鼎和十二生肖,置于通天宫。有学者认为,由于武则天的大兴佛寺,劳民伤财,而使“唐朝的全盛时期到来,比两汉、明、清都要推迟三五十年”。从武则天不惜国力财力民力大搞个人崇拜的“形象工程”来看,她绝对不会忽视自己身后为自己树碑立传、歌功颂德这样的重大事件的。况且,从公元683年高宗驾崩到705年武则天死,乾陵在武则天亲自规划和指挥下修建,耗时长达22年,她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责任编辑:小明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