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严苛的皇子教育制度
2015-07-08 13:24:07 作者:赵学杰 来源:保定日报 已浏览次
皇子是封建王朝中的一个特殊阶层,担负着延续皇朝血脉和承继国家政权的重任。为了维护和巩固满族的统治地位,培养能够统驭国家的皇位继承人和保国安民的辅臣,同时也为了预防宫廷内乱,清代制定了异常严格的皇子教育制度。纵观清代帝王,由于个人的天赋资质不同,成就也各有不同,但都很勤政,这和清朝严格的皇子教育制度息息相关。
清朝皇子读书的地方称为上书房,上书房的位置很特殊,紧靠皇帝办公的乾清宫,目的是便于皇帝随时检查,了解皇子们的读书情况。乾隆皇帝曾经有“每御乾清宫,辄闻上书房诸皇子诵读声,欣然会心”的记录。康熙以后历代皇帝每年都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不住在宫内,在西郊御苑和避暑山庄居住,皇子们也要随驾前往,因此园中也建了上书房,作为皇子园居时的读书之处。
由于皇子是清皇室培养的重点对象,上书房的管理制度也尤为严格,并一直延续至清末。皇子的上学年龄是有规定的,据《养吉斋丛录》记载:皇子虚岁满6岁就要到上书房读书。
根据宫中制度,皇子每天寅时(凌晨3—5时)就要起床到上书房上学,薄暮时分(17—19时)放学,放学俗称下书房。每天早餐和午餐均在上书房内就餐,除吃饭外,每天只有一两次课间休息,每次不超过一刻钟,其余时间不允许四处走动。皇子们上课时必须衣冠整齐,坐立端正,不许吸烟、喧哗,有事必须和老师请假,不守规矩的,就会受到惩罚。
皇子们虽然不需要参加科举,但比普通孩子学习还要刻苦。到了夏天,即使天气再热,皇子读书时不允许使用扇子祛暑。每学一个字,要写100遍,一段课文,要朗诵120遍。康熙皇帝年幼读书,曾经累得咳血,所以四书五经能倒背如流。而乾隆皇帝14岁就能做到这一点,故深得康熙喜爱。那么,皇子是怎么放假呢?一年到头只有春节、端午、中秋、皇帝生日、自己生日时放假,假期加起来也就有一星期,其余时间都是在上书房度过的。
皇子在上书房主要学习6门功课,第一门是满洲语文、蒙古语文、汉语文;第二门是学习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第三门是骑马射箭;第四门是文化知识,学史部、子部、集部的书;第五门是作诗;第六门是书法。通常上书房的课程是这样安排的:早上上学第一项是学习拉弓射箭,然后学习满蒙语言和翻译,时间不超过1小时,这就是皇子的晨练和晨读。7点半早饭后,跟随师傅学习《四书》《五经》等汉文课程,12点午饭后是习字和教读诗词、古文等。
乾隆时期,夜值军机处的赵翼曾目睹皇子们每天入上书房的情景,颇有感慨地记叙:“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余内直时,届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时部院百官未有至者……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倚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吾辈穷措大专恃读书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体乃日日如是。既入书房,作诗文,每日皆有课程,未刻毕,则又有满洲师傅教国书、习国语、骑射等事,薄暮始休,然则文学安得不深,武事安得不娴熟!”皇子们读书的辛苦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皇子6岁上学,什么时候毕业呢?对于毕业的年龄没有严格限制。清朝皇子在15岁就要分封爵位,紧接着要搬出皇宫,到皇帝赏赐的府邸居住。按说这个时候就可以不用再到上书房读书了,但大多数情况是,封爵位的皇子,甚至是结婚后的,只要没有得到具体的差事,就必须继续到上书房念书。如道光皇帝39岁登基。他在上书房“留级”的时间,是创纪录的。道光以普通皇子的身份,在上书房读了30多年的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