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卫的元宵民俗:“元宵”叫法宋代出现明代流行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又俗称“灯节”。民俗专家尚洁、刘全喜介绍,天津人过正月十五习俗挺多。

      赏灯看表演是老天津卫过元宵节的习俗。老天津卫的花灯样式不少,既有“嫦娥奔月”、“西施采莲”等人物造型灯,也有金鱼、鸭子、鹤、龙、兔等动物造型,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厢记》等历史故事题材的走马灯。如今,天津民间在正月十五燃点花灯的习俗仍十分盛行,在继承和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时代的符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卡通人物、动物和许多成组成套的巨型彩灯不断涌现,花样也是年年翻新。

      元宵节人们吃元宵,除了爱其美味外,还取其团圆之意。“元宵”本意是“上元节之夜”,“上元”是灯节,精彩活动在夜晚,所以叫“宵”。“元宵”的叫法从宋代出现,在明代开始流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