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应对雾霾:百官斋戒 禁民间屠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阴霾成灾的天气,可不是如今才有的事儿。

 

      古代,也不乏阴霾连连的时候。雾和霾,看起来差不多,实则完全不同。和雾比起来,霾含的水分少,能见度更低,厚度也远超过雾,且对人体健康会构成损害。

 

      在二十四史中,关于“霾”的记载,并不少见。当然,在古代,缺乏科学的检测手段,对于雾与霾的区分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古人关于“霾”的记载,大多是与其他的字眼连在一起,如“雾霾”、“风霾”、“尘霾”等等。因此,容易将雾与霾混淆,误将雾当霾的情况也不少见;而对于一些危害不大的霾,古书一般都不会记载。这么一来,古人关于霾灾的记载,就不见得完全准确。

 

      还有一点,在明清以前,关于霾的记载,尽管不少见,但频率并不高。而进入明清两代后,“霾”字在史书和各类时人的记载中,都出现得较为频繁。因为,明清处于人口膨胀的时代,人口数量比以往的朝代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人口增加,且工商业发达,导致城市规模扩大。这么一来,环境开始恶化,霾灾也就频现了。

 

      对于“霾”,古人的认识并不科学。在古代,很少人认识到,霾是环境问题,应从绿化入手,加以治理。相反,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多数古人,包括皇帝和文武百官,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一旦出现了“霾”,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或者民间有恶行。于是,此时就该三省其身。

 

      正因如此,一旦出现了“霾”,皇帝的应对措施乏善可陈。有的皇帝下罪己诏,对施政进行反省;有的皇帝令百官斋戒,禁民间屠宰,茹素一段时间。这些措施,并非着手于治理环境,而是意在“感动上苍”,希望上天原谅世间的过错。

 

      当然,和古代比起来,如今对霾的认识,无疑有了巨大的进步。从希望得到上天原谅的“事天”,到注重治理环境的“人治”,这是时代的进步。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