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贸易瓷展勾勒历史脉络

      去年8月,上海博物馆从西班牙藏家手中购得一批明朝弘治至正德年间的贸易瓷器,填补了国内博物馆在明朝中期外销瓷方面的收藏空白。记者获悉,今年5月,它们中的部分将在上海首度公开展出,亮相“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贸易瓷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纹章瓷

 

      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透露,该展览分为明、清两部分。明代部分展出明中期至晚期销往东南亚、西亚、欧洲及日本的瓷器,展示中国瓷器在这些地区的流通与使用,体现不同市场的喜好与审美趣味。如上海博物馆藏景德镇窑青花开光水禽图盘,约烧制于明万历至天启年间,图案工整对称、纹样奇特别致。以这种方法装饰的瓷器被称为“克拉克”或“芙蓉手”瓷,是明代中国外销瓷当中最著名的品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油醋瓶

 

      清代部分则因为西印度公司在瓷器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展品以面向欧美的器物为主,其中不乏带有异国情调的定烧品。如上海博物馆藏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油醋瓶,两个瓶管呈交叉状,一边放油,一边放醋,互不干扰,便是典型的外来样式,中国传统的烧制形制中没有这样的风格。一些瓷盘中心更是直接印刻上了欧洲的家族或是城邦的标志,它们被称为纹章瓷。据瑞典统计,曾有300来家贵族到中国定烧过纹章瓷,而这次展品中以猎狐、盾牌组成的纹章属于英国莱斯特郡的帕尔玛家族,大英博物馆藏有完全相同的瓷盘。

 

      李仲谋认为,在这些贸易瓷当中可以看到明清两代中国瓷器行销海外的历史脉络和基本轮廓,也可以了解陶瓷文化于中西方的巨大影响。

 

      根据上海博物馆最新公布的2015年展览计划,该馆今年还将举办夏衍旧藏珍邮展、上海博物馆藏砚精粹展、俄罗斯沙皇军械展等特展。其中,7月份举办的俄罗斯沙皇军械展将集中展示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所藏的17至18世纪的150件皇家军械珍藏,展品以皇家仪仗器、军械车马具、军章和皇家统治者的服饰等为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