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休闲服
当下人们很热衷于休闲装,认为这是现代社会才有的,是物质条件达到一定水准时方可出现的。休闲装是什么?换句话说什么才算休闲服?

广义地说,一切非礼仪场合和非工作时间可以穿着的随意舒适的服装都可以在此范围之内;微观分析,比如男性穿条短裤、半长及六分、七分裤绝对算休闲状态下的着装形象,男性穿“空前绝后”的凉鞋,肯定难登大雅之堂。相对男性来说,女性服装是正装还是休闲有些微妙,很难以某一种款式或尺度去核准。如女裙短到什么程度算休闲呢?这个要根据时代潮流和社会宽容度来衡量。西方女装晚礼服就是袒胸露背,但裙装不许短,这是规矩,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一个时代有被大众所认可的服饰形象,违背了这条无形或有形的规矩,就是失礼。
现代人说休闲装,其实很宽泛,甚至西装上衣也有休闲式的,即比正式西装要式样新颖一些,随便一些,穿起来也舒适一些。严格讲,休闲装不同于家居服。就是说,休闲装是可以进入公众场合的,只要不是去参加特别隆重特别严肃的会议或活动,就可以穿休闲装,而家居服却只能在自己家里穿,而且来客人时根据亲疏或性别等因素,也要考虑是否需要换一下。
中国古人将不能见外人的衣服叫作“亵衣”,如内衣,特别是女性的内衣,连自家的男性家属都不能撞见。不像现在,女孩子或少妇的上街衣服比三点式泳衣大不了多少,大家也都司空见惯。刚改革开放那会儿,还因女青年着装袒露引发刑事案件,现在好像见多了,也不至于怦然心动了。反而谁穿得太严实倒显得老土,好像从那年头儿过来似的。
中国古人的裤没有裆,所以外面衣服要裹得很严密,因此成于汉的《礼记》中专设一个“深衣篇”,深衣在春秋战国时是男女都穿的衣服式样,它的最大特点是“被体深邃”。在唐代兴起的垂足坐以前,古礼为什么讲究跽坐,即先跪后坐;亲友太熟了也只能盘腿坐,而绝不许将两腿伸出去“箕坐”。就是害怕弄不好衣服露出了肌肤。所以,由这些在身上至少绕一圈的深衣(汉代女深衣已绕多圈)再发展为袍服时,也是讲究曲裾,而不能直裾。古人唯恐从侧面开襟的长衣一不小心会露出内衣或肌肤的。这时候,穿直裾服不能登堂入室,这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专门提出穿这种衣服去拜访人家是属于“不敬”的。
宋代时出现一种衣服,叫背子,款式为直领对襟为主,前襟不施钮袢,袖子可肥可瘦,衣长及膝,更长的至裙摆,甚至遮住足踝,多长都行,完全因人喜好而异。两侧的开衩更有意思,开到多高的都有,可以一直开到腋下,也可以根本没有。宋代人穿背子可谓广泛,上至皇帝、皇后、嫔妃,下至奴婢侍从、优伶乐人都可以穿,尤其是男子燕居时也可以穿。我们现在看到的传世名作《听琴图》(也叫《调琴图》,据说是宋徽宗自画像)上面的男主角也着背子,这就是说皇帝不上朝,自己摆弄琴时也可以穿,舒适合体并典雅大方,是典型的古代休闲服。
休闲服或休闲装一词是现代产物,但“休闲地”一词在古代有,是指农田在一定时间内要停止种植。另有休闲词意的,在古代被称为“休沐”,即休息、沐浴,多指官员放假。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十旬休暇,胜友如云。”与休闲在家意思相同的词还有燕居或宴居。与今人不同的是,古人认为“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后汉书·仇览传》),而今人却强调休闲的权益、质量、品位以至极度放松。
总之可以说,休闲是人类在工作之余的自然需求,因而由精神及物质衍生出的休闲食品、休闲服饰也就应运而生。多说一句就是,古人也有休闲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