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原型为齐国武将妻子 哭长城系唐代传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她的惊天一哭,让万里长城亦应声而崩,其分贝之高,难以想象。历史上真有孟姜女这个人吗?她“哭崩城”的事儿究竟存不存在?这个如此能哭的小女子,是怎么把长城“哭倒”的?

      想知道这一切,得从齐国武将杞梁说起。

      齐国武将杞梁战死沙场

      他的妻子最早没有哭

      在《左传》中,最早记载有齐国武将杞梁和他妻子的故事。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齐庄公为报6年前平阳战役的战败之仇,亲率大军远道偷袭晋国。因晋国已有防范,偷袭失败。

      齐庄公不想无功而返,决定顺路偷袭莒国。在这次偷袭中,杞梁作为齐军先锋,最终战死于莒国都城且于门下。杞梁的尸体被运回临淄(春秋时齐国都城所在地)。在城外的路上,齐庄公碰上了杞梁的妻子。

      齐庄公想在城外就地吊唁杞梁,杞梁的妻子坚决不同意。在她看来,丈夫为国捐躯,有功于国,齐庄公郊外吊唁,既缺乏诚意又过于草率。

      她告诉齐庄公,如果杞梁有罪,就干脆不用吊唁;如果他没犯什么罪,那他有家有室的,就不能在城外接受吊唁。齐庄公觉得杞梁的妻子说得有道理,最终去了她家,规规矩矩地进行了吊唁。

      短短百余字的记载中,我们只知道杞梁是齐国的武将,他的妻子是个被称为“杞梁妻”的没有名字的妇人,恪守礼法,勇气可嘉。在这段故事里,没有提到长城,杞梁妻也根本没有哭。

      据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杞梁名殖。根据他的姓氏和战死时的时间分析,他应该是杞国人,跟“杞人忧天”中的杞人是老乡。

      据《临淄县志》记载,杞梁死后被葬在了临淄城东的郎家庄附近。他的墓地1967年被整为平地。后来,当地文物部门根据县志所标的方位,又找到了墓地的准确位置。

      在山东,和杞梁有关的还有一块“且于门故址”碑。这块被保存在莒县博物馆里的碑,对杞梁战死一事,无疑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杞梁妻几百年后“哭”了 还哭出了“品牌”

      杞梁妻让齐侯去她家凭吊杞梁的事儿,后来成为一个故事在民间流传。200余年后,到了战国中期,杞梁妻开始“哭”了。

      让她哭的人是曾子。曾子在《礼记·檀弓》一文里说:“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

      曾子的“哭之哀”三个字,可能是关于杞梁之妻哭夫的最早记载。杞梁妻的哭究竟有多“哀”?后来的《孟子》一书里,又出现了新的解释。

      书中说,“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也就是说,杞梁的妻子哭杞梁哭出了“品牌”。她的腔调被当时的人广为模仿,一度成为齐国的丧葬风俗。直到西汉后期,文学家刘向才在《说苑·立节》中,明确提到哭城的事儿: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

      刘向还在后来的书中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杞梁不幸阵亡,杞梁的妻子没有孩子,也没有亲人,于是枕着丈夫的尸体在城下大哭,过路者无不为之酸鼻。她哭了10天后,城墙竟然崩塌了。最终,无亲可投的杞梁妻,也赴淄水而死。

      从此,孟姜女“哭”的威力一发不可收。不仅“崩城”,甚至到了“崩山”的地步。东汉初年,王充在《论衡》里说她哭崩了杞城。三国时,曹植说杞妻哭夫,梁山为之倾。

      据顾颉刚先生的研究,梁山崩是春秋时的一件大事,之所以跟杞梁妻的故事结合在一起,应该跟“杞梁”的名字中有个“梁”字有关。

      后来,关于杞梁妻哭崩了山的说法渐渐淡下去,杞梁妻的故事却越来越接近如今流传的孟姜女的故事。

      杞梁妻“哭”到唐代 才“哭倒”了秦长城

      杞梁妻“哭崩城”之后的几百年里,她跟秦朝和长城都没有扯上关系。一直到唐朝诗僧贯休写了一首《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杞梁妻和“哭长城”才正式联系在一起。至于她之前哭崩的究竟是哪儿的城,民间一直存在争议。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看来,故事在哪个地方流传,哭倒的就是哪个地方的城墙。他解释,任何故事必须依附于大家都知道的知识,才能被更多的人记住。

      一开始说杞梁妻哭崩的是一个城市的城墙,随着不断传播,需要说成一个为更多人所知晓的地方的城墙。传播到全国范围时,它找到了一个全国人都知道的指认物——秦长城!

      也正因为如此,原本没有“哭”的杞梁妻,从春秋到了唐朝,终于“哭倒”了秦长城。那么,杞梁妻怎么就变成孟姜女了呢?

      根据顾颉刚先生的研究,唐末的一首小唱把她们联系在了一起,“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烟山便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

      人们为什么给杞梁妻定名为孟姜女?顾颉刚先生曾分析道,孟姜是齐国年轻貌美女子的代称。当齐国出现了杞梁妻这个知礼、贞节的典型人物之后,其心灵之美便与孟姜女的形象联系在了一起。从此,杞梁妻逐渐被孟姜女所代替。

      成了“孟姜女”的杞梁妻火了,而她的丈夫,原本有名有姓的齐国大将军杞梁,却在故事演变的过程中“面目全非”。他开始有了很多新的名字:范杞梁、范喜良、万喜良、万杞梁、杞良、范杞良、范喜郎……

      孟姜女哭长城

      秦始皇为防御外敌入侵,下令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强征无数民夫前去服苦役。

      新郎范杞梁被征之后,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下。他的妻子孟姜女背着做好的棉衣,千里迢迢来寻找丈夫。当她得知丈夫已不在人世,便坐在城墙边大哭了三天三夜。八百里长城竟在哭声中顷刻倒塌,露出了丈夫的尸骸。

      孟姜女重新埋葬了丈夫,独自一人走到大海边,投入了万里海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