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泉州造船术曾站在世界之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们在打造宋船(模型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宋船模型

      古时海上贸易的辉煌,离不开船的推波助澜。

      1974年,泉州后渚港里,一次“机缘巧合”让一艘宋代古船抛却沉沙,得以向后人讲述当年泉州古港的荣耀与沧桑,并由此掀起了泉州海上交通考古以及文物保护的高潮。

      今年8月,又有一根17.85米长的古船桅杆重回陆地,并成为研究“海丝”的新标本。泉州海上贸易的繁荣,不论在哪一个朝代,都与这里精湛的造船技术分不开。

      轰动世界的泉州宋船

      1974年夏天,沉没了700多年的南宋海船,在泉州湾后渚港被发现并发掘出来,世界考古界为之轰动了。

      如今,古船静静地“停泊”在泉州古船陈列馆里。

      说起古船的发现,泉州市海上交通史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傅恩凤用“巧合”二字来形容。

      古船是由已故的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玑发现的。1973年夏天,他出差到泉州时,到后渚港去寻找宋元史迹。当地的一名老乡告诉他,在拆旧港时发现了一块大石板,出动16个工人也没能抬动,只好将它再推入海滩。庄为玑便请老乡带路查看大石板,结果发现了“睡木沉基”结构的古码头。

      戏剧性的一幕随之发生。当庄为玑再次询问是否有其他古码头遗址时,老乡说,大概三里左右的地方还有一个。“1972年对面惠安百崎乡的人曾在这里挖出木块,挑去蒸年糕,但是因为木块一直点不着,就不再挖了。”这名老乡顺手指着海滩中一个泥洞说道。

      “海滩里怎么会有木柴”,庄为玑心想,这很有可能是古沉船,便前往详细查看,最终发现了一条古沉船。

      后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专家们在1974年对古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这是一艘从东南亚归航的香料船。

      这艘古船,是至今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形最大的木质海船。出土时残长24.2米,残宽9.15米,复原后长34米,宽11米,型深3.27米。船内分13个水密隔舱。可载重200多吨,相当于唐代“陆上丝路”一支700多头骆驼队的驮运总量。

      而且,在古船的船舱中还发掘出2300公斤的香料、500多枚唐宋古钱、50多件宋瓷和其他珍贵文物。

      虽然出土的沉船只是一个残体,但几乎把古时世界海船最先进的制作技术成就都展现出来了,见证了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中国海船制造中心的地位,也见证了当时泉州作为东方大港的地位。泉州湾宋代海船的复原模型在美国展出后,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人对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介绍,在泉州市海交馆里,也展示着该船的模型。

      17.85米桅杆成研究“海丝”新标本

      今年8月中旬,泉州市博物馆迎来了一名新成员——长达17.85米的古船桅杆。

      桅杆是晋江市池店镇溜石村渔民朱永太两年前在蟳埔海域发现的。那天,朱永太拖网作业时觉得渔网出奇的重,起初以为是钩到了铁锭。但一直拖回岸边时,“铁锭”却突然脱网。于是,他在脱网的地方插上竹竿做记号,隔了几天又再度下水寻找,让他意外的是,这竟是一根圆木头。

      之后,这根搁浅在晋江池店溜石海边滩涂的木头,被运到了泉州江滨公园码头,随后,被送往了泉州市博物馆。据了解,这根木头有2吨重,长17.85米,最宽的直径有50厘米,最顶端的直径为20厘米。

      桅杆是什么树种?属于什么年代的船只?船只有多大?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这些问题,目前都仍在考证中,但这个桅杆是迄今为止打捞上来最长的桅杆,可以说对研究“海丝”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有学者猜测,单从桅杆的木材来看,密度中偏高,材质也相当好,含水量并不太高,很可能是阔叶林树种,硬木类,但最终结果还需要经过专业的检测。陈建中说,目前已经将桅杆样本送往福建农林大学检测,只是检测结果还需要等待。

      根据桅杆的大小、长度以及桅杆上铁箍的位置,可以初步估计这是一艘不小的船舶,有远洋的能力。

      陈建中说,海上丝绸之路是依靠海运输,在海上行走必然离不开船舶。这次发现的桅杆,光是桅杆就已经如此硕大,船舶的原型也一定不会小。不可否认的是,这根桅杆是研究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古港造船业及海交史的重要实物。

      泉州造船技术代表当时世界之最

      傅恩凤说,中国的造船技术在宋元时期就已经非常成熟,这么多年下来,造船技术大体模式仍然是沿袭了宋元时代的造船技术。以泉州为代表的福船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而福建所造的福船更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四种船型(福船、沙船、乌船、广船)之一。

      福船大多是圆角船型,船首狭而上昂,中部宽而船尾呈马蹄形,大船多有双层甲板,有1-3根桅杆,挂着类似三角形的硬帆。

      泉州宋船正是典型的福船,无论是它的船型、结构或者是造船工艺,都能看出宋代时,泉州的造船技术已经站在了世界的领先位置。吕颐浩《三朝北盟会会编》说:“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州次之,温、明船又次之。”

      在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上,铺设龙骨是一大发明。“龙骨”是铺设在船底中央连接船首尾的长条形木材,龙骨能给予船舶强大的抗风浪能力。而欧洲的船舶是在19世纪初才开始采用这种龙骨结构,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傅恩凤说,泉州的龙骨还有一个风俗特点,造船的人会在龙骨节点的位置放上七个铜板和一个铜镜,寓意“七星伴月”,祈求出海平安。在后来发现的沉船中,不少船只的龙骨上都有“七星伴月”,说明当时很多出海的船舶都是由泉州建造的。

      中国船舶另外一个伟大的发明就是水密隔舱技术。水密隔舱,就是船舱被船舱板分成一个个互不相同的舱区。这样一来,即使船在航行过程中发生了漏洞、漏水的问题,也不会马上波及到整个船只,仍然可以继续坚持航行一段路程。大大提高了远航的安全性能。泉州福船小船一般设有四个隔舱,大船则可以有十六七个隔舱。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泉州先进造船技术的代表,西方船只直至公元十八世纪才有水密隔舱。

      元至正二年(1342年),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来到泉州。他在后来的《伊本巴都他游记》中,提到泉州造船的情况,说在印度洋曾目击很多中国商船。“每一大船役使千人……此种巨船只在中国的刺桐城制造,或在广州制造。”

      精湛的造船术推动海上贸易

      郑和下西洋时特地来到泉州,除了因当时泉州对外贸易繁盛、寻找翻译外,另一个吸引因素就是泉州的造船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所乘的便是福船。

      得益于精湛造船技术的支持,早在唐代,泉州的商船就东至日本、琉球、三佛齐,更远抵达西亚、南亚、东非、北非诸国。

      据史料记载,公元1138年,一位名叫朱纺的泉州船长驶船到三佛齐(古时东南亚的一个小国家)贸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获得了100倍的利润。公元1105年,一个名叫李充的泉州商人,从泉州港出发到日本贸易,当时明州(如今的宁波)市舶司给他发放了“公凭”(即贸易凭证),这本“公凭”至今还保存在日本的大宰府里。

      行走在博物馆里,看着这一艘艘的古船和船型模具,听着彼时这里造船技术的辉煌。古时,泉州港内帆樯如云,一批批茶叶、丝绸、瓷器亟待出港,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忙于卸舱的景象不禁浮现脑海。当时,有多少商船从这里起航,带着中华文明和成就驶向波澜壮阔的蓝色海湾,让非洲、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投来一片惊羡。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