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卖官鬻爵”登峰造极 60%官员出自捐纳
晚清官场百态图(俞小红绘)
古代卖官,是一种“制度性”的卖官,那时叫“捐纳”。有清一代,人人都想当官,流弊甚多。当时社会改革的失败,与之不无关系……
“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说的是秦朝将爵位卖给百姓。中国历史上的“卖官”,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其时,边关多事,为鼓励百姓捐纳,在出卖爵位的基础上,再出卖官职以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
此后,古代中国一直在“卖官鬻爵”,唐、宋、元、明都有捐纳,有清一代则更是登峰造极,并形成了一套极其复杂的体制。史料记载,最多的时候,清朝接近60%的官员都出自捐纳。
当时,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一部分人通过军功提拔。那些考科举不行,打仗不行,又极想当官的人怎么办?只要有钱有想法,他们可以通过捐纳制度做官。
譬如晚清在边疆学和外交学都有建树的姚文栋,15岁中秀才,应该说天资也不错吧,但应乡试考举人就是考不上,无奈之下,就纳资捐官。
通过这一途径,他迅速得到了官职,两次以外交官随员身份出使外国,官至二品衔直隶候补道,在晚清声名卓着,着有《东北边防论》、《东槎杂着》和《云南勘界筹边记》等书。
但绝大多数的捐纳官在历史上没有什么业绩声望,被“正途”出身的官员所看轻。如大太监李莲英的过继儿子李德福,就捐了个员外郎,在兵部当差。但什么活都不会干,只会喝酒听戏,花天酒地。
捐纳制度对买官者虽无明文限制,但是说清代什么人都可以买官做,也有些失之偏颇。《点石斋画报》曾报道:
“兹闻道士某乙已经还俗,并纳粟入官,终日晶顶袍褂酬应士大夫之间,而董子祠香火遂致缺如。事为地方绅士所闻,禀请运宪办理。兹闻江蓉舫都转已札,委毛盐尹传验该道是何装束,如果属实,即令逐出,另行招选。”
扬州城北柳巷董子祠原看守香火的道士,因为眼热官场,捐了个官大摇大摆地当了起来。群众的意见很大,媒体也炒得沸沸扬扬,这是官府也不允许的,所以派人查实处理。
捐纳制度之下,众相纷呈,不仅有道士买官,还有和尚买官的。《清史稿》载,嘉庆二十年(1815年)“五月丁亥,刑部疏,审明知府王树勋即僧明心,蒙混捐保职官。得旨:枷号两个月,遣戍黑龙江”。
这是正史记载朝廷制裁和尚买官案例。和尚花钱买官成了一个市长,这让嘉庆很恼火,遂将和尚发配到边疆。但这也滑稽啊,朝廷既然明码标价卖官,和尚道士的钱就不是真银子?
朝廷以卖官换取民间财富,当然也希望捐纳者能够胜任的。曾爆料清末朝廷诸多内幕的《崇陵传信录》载,北京城一个木材商人玉崑,“以入资助园工,得道员,忽授四川盐茶道”。
四川盐茶道可是个重要的位置,更是肥缺,上任前光绪皇帝例行要召见。玉崑的言行举止十分粗鄙,光绪问他读过什么书,他说读过《三字经》与《百家姓》,光绪看着起疑,叫他写几个字瞧瞧。
磨叽了好长时间,玉崑只写出了两个字“玉崑”,其它什么字都不会写了。光绪一气,“怒斥出,即日罢之”,把一个行将上任的副省长级别的文盲捐纳道员给撤了。
清代卖官的规模惊人心目,捐纳名目繁多:赈捐、军火捐、海防捐、工捐、米捐、茶捐等。康熙征讨准噶尔费用不足,下诏鼓励富户捐纳,仅山西一省,捐县丞的有1万2千人。乾隆时,还出现过白米20石可捐一个县丞的记载,可想而知,卖官达到了什么程度。
清早期,科举进士出身的“正途”官员,是不与纳捐的“异途”官员一起排班站立的。但到了后期,买官的人太多了,衙门充斥了捐纳官吏,倒是“客大欺主”,“正途”官员不与捐纳官员挤着站的话,就没地方站了。
有清一代,特别是晚清,人人都想当官,国家公开出价卖官,流弊甚多,积重难返。所以,即便清朝末年谋求强国之路,试图改革吏治,而最终却毫无进展,这与前期捐纳之风的猖獗也是不无关联的。
正如清末文廷式在《罗霄山人醉语》中所言:“若今之富人,入资得以临民莅政,是真以富制贫……于此而尚言澄清吏治,天下果可欺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