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密宋朝黑市
2014-07-16 16:27:21 作者:黄亚明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已浏览次
宋代有一种特殊的早市,被称之为“鬼市子”。
比如,开封府潘楼东面的十字街,就有个鬼市子。每晚五更时开始点灯交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天一亮,摊贩和顾客即作鸟兽散(见于《东京梦华录》)。
表面看,鬼市子没啥奇怪,主要买卖衣服、古董。为何冠以“鬼”名?估计因为开市时段“半夜而合,鸡鸣而散”,即为传说中“鬼”出没的时间。宋代《丁晋公谈录》里说,与韩熙载齐名的大臣徐铉,大冬天,上早朝,看见待漏院前灯火闪烁,人影绰绰,卖猪肝粉粥的,来往喧杂,日出则散,确实鬼味森然。
事实上,鬼市即黑市。交易物以文物与衣物为主,其来历多有问题,交易时不免鬼鬼祟祟,间杂坑蒙拐骗的鬼花样。
《幼学琼林》记载,北宋初,东京有个何(家)楼,那个地方卖的东西污滥无比,相当于现今地摊上的伪劣产品。但造假水平很高,有一真物,便有一假物,天长日久,人们居然只知有假物,却不知有真物。
宋代的假货市场比较繁荣,周密《武林旧事·游手》对“白日贼”以假换真的手段做过精当描述:您在鬼市里购物,稍不小心,一眨眼老母鸡变鸭,您买到的很可能是纸做的衣服,铅铜做的金银,土木做的香药。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把此类“白日贼”称作“白日鬼”。
《夷坚三志·巳卷》里说,杭州有个专赶早市卖熟肉的孙三,设了个局。每次清早出门,都对老婆叮嘱再三,咱家的猫宝贝,千万别弄丢了。邻居感到好奇。某天,邻居终于见到该猫的尊容:怪哉,一只大红神猫,威武精神。孙三早市归来,知道猫被邻居看见,痛殴了老婆一顿。此事渐传渐远,传到某宫廷内侍耳里。内侍巴结皇帝心切,高价求购,孙三拒绝,涨价至300贯,才让提猫走人。内侍驯猫,但不过半月,红毛渐淡,终成白色。内侍找孙三算账,已搬走,杳然不知所踪。
比较夸张的鬼市,多有聊斋的鬼魅神秘意味。欧阳修曾言之凿凿:某晚,他在汉江野岸经过,朦胧中听见男女老幼的歌声笑语,夹杂着交易评议、叫卖吆喝之声,仿如集市,天亮才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