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鼎盛玛雅文明灭亡或源于百年一遇干旱
6月20日消息,历经500多年,玛雅国王统治着新大陆最富有和最先进的文明。然而在公元800年左右,玛雅帝国开始崩溃,并且其国王也很快销声匿迹;大约在公元1000年,大多数大城市和寺庙变成了废墟。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最近几年中,科学家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将这场灾难归咎于一系列的干旱,但相关证据却一直模糊不清。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断言,干旱实际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尽管降雨的实际减少量是相对适中的。
在其鼎盛时期,玛雅文明曾占据了大部分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以及中美洲地区,包括今天的危地马拉、伯利兹和洪都拉斯。例如在危地马拉的蒂卡尔,浑身挂满翡翠和珠宝的统治者管理着10万多人,其中包括艺人、文士和在周围农田耕作的农民。然而到公元830年,就像那些更大的城市一样,已有超过80%的蒂卡尔人消失不见。
考古学家认为玛雅社会的崩溃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内部的政治斗争以及与邻国的战争。干旱也曾被视为一种可能性,但直到10年前,与干旱时期相关的考古学证据依然匮乏。然而在过去10年中,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所谓的气候代理记录——例如湖泊与海洋沉积物——来确定古代的降雨水平。这些研究强化了干旱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是因为最干旱的时期似乎与玛雅的崩溃相一致,然而干旱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依然是个谜。
在发表于2月24日的《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两位古气候学家给出了迄今为止有关干旱在玛雅崩溃中所起作用的最到位解释。Martin Medina-Elizalde和Eelco Rohling利用来自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4个目前最好的古气候记录建立了一个气候模型。
利用石笋、腹足类动物和介形亚纲动物记录,研究小组将数据导入了较重的氧同位素氧18与较轻的氧同位素氧16的比例模型中——由于水蒸发到大气中的缘故,降雨会使氧18减少。而来自Chichancanab湖的沉积物则为研究降雨如何使湖泊变得饱和提供了一个测量方法。
Medina-Elizalde和Rohling计算出研究人员之前确定的两场最长且最严重的干旱——以玛雅衰落中期的公元830年和928年为中心——使Chichancanab湖的水位下降了30%,而尤卡坦半岛的全部年降水量则下降了约40%。研究人员指出,这种下降并没有像之前的一些研究所表明的那样严重,但是半岛(主要由石灰岩构成)的地下水位即便对于降雨量的微弱减少也“极为敏感”。
研究人员表示,夏季是玛雅人耕作并对贮水系统进行补充的主要季节,而中等程度的降水减少就导致部分没有河流或其他水源的地区经历比较严重的水荒,“社会解体、城市被抛弃就成为水荒的可能后果,特别是因为持续多年的干旱频繁发生”。
墨西哥大学的玛雅考古学家Keith Prufer认为,这篇论文为证明玛雅文明“在鼎盛时期不得不与气候变化作斗争”——这将对其依赖降雨的农业系统造成巨大压力——作出了坚实的贡献。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气候地质学家Gerald Haug认为这篇论文是一项“杰出的工作”,提供了“引人注目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与玛雅的崩溃有关。但他同时强调,研究人员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因素,例如社会与政治的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