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中外交流 潜心学术研究

  2015年9月24日12时40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老领导、著名考古学家、我敬爱的导师王仲殊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0岁。噩耗传来,悲痛万分,王先生的生平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地浮现在脑海之中。

  王仲殊先生1925年10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他的父亲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兼任报社的文艺副刊编辑,并长期受聘为天一阁文献委员会委员。王先生从少年时代开始,便受父亲的教育和熏陶,在古典文学和历史文献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1946年夏秋之际,他先后考取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多所国内一流大学,并最终选择浙江大学,攻读历史学专业。新中国成立后,王先生听从浙大教授谭其骧的劝导,转学到北京大学继续学业。

  1950年7月,王先生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经北大教授张政烺推荐,于同年8月初进入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为考古所成立后第一位大学毕业分配来的青年研究人员。入所后,在副所长夏鼐先生的指导下,他将田野考古与历史文献记载充分结合的汉唐时代考古学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因他在大学期间便掌握了日语,熟悉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因而又兼攻日本考古学和古代史方面的研究。

  1950年10月初,王先生跟随夏鼐先生到河南辉县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掘,在辉县琉璃阁发掘汉代墓葬,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科学的考古发掘。在夏鼐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他熟练掌握了考古发掘的方法,为日后的考古生涯打下坚实基础。1951年4月至7月间,王先生又跟随夏鼐先生从郑州到渑池,对河南中西部地区各个时代的遗址进行调查发掘,使他进一步增长了关于田野考古学的理论、方法等各方面的知识。

  此后,王先生先后参加了湖南长沙的汉代墓葬、陕西西安的汉长安城遗址、河北满城的汉代陵墓、吉林敦化的渤海墓葬、黑龙江宁安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等的发掘工作。其中,1956—1962年汉长安城遗址由他主持发掘,他也成为考古所汉长安城工作队的第一任队长,所获成果为以后该都城遗址的长期发掘打下坚实的基础。1964年春秋两季,他主持敦化六顶山渤海墓葬和宁安渤海镇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的发掘,这次发掘规模大、效率高、收获丰富,为中国汉唐时代边疆考古学的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王先生还担任了题为《六顶山与渤海镇——唐代渤海国的贵族墓地与都城遗址》的发掘报告主编,该报告内容充实、叙述清楚,出版后多受好评,并荣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和“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等重要奖项。

  在考古学研究的常年实践中,王先生勤奋好学,孜孜以求,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结构和治学方式。50多年来,单就中国考古学范围之内而言,他的论著相当丰富。在田野工作方面,有与其他人合著的《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和上述《六顶山与渤海镇》三部发掘报告书,又有独著的《洛阳烧沟附近的战国墓葬》、《汉长安城考古工作的初步收获》和《汉长安城考古工作收获续记——宣平城门的发掘》等单篇发掘报告和简报。在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方面,则有独著的《汉代文明》(英文)、《汉代考古学概说》(中文,有朝鲜文译本)等著作,又有《沂南石刻画像中的七盘舞》、《中国古代墓葬概说》等独著的论文数十篇,其中不少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获得好评。

  王先生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在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研究中一系列研究课题的创建。经过长期的努力,他在日本考古学和古代史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不亚于其在中国考古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对古代中日两国都城制度的比较研究亦得心应手,多有创见。

  作为中国考古学界的重大事项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于1986年8月正式出版。王先生不仅作为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协助主任夏鼐负责全书的设计、规划和编辑事务,而且亲自承担《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秦汉考古》等20多个条目的撰写,字数近20万。特别是卷首最重要的《考古学》序目由夏鼐和王仲殊两位先生合作撰写,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考古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目标和方法,学科的分支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并阐述了世界考古学的发展简史,内容详细、充实,论述精到,文笔流畅,至今仍是中国考古学界广为遵循的纲领性著述。

  在夏鼐先生的殷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王仲殊先生在各个方面的进步都十分显著。1978—1982年,他升任考古所副所长,进一步成为夏鼐的得力助手。1982—1988年,王先生继夏鼐先生之后,被委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兼任考古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考古学报》和《考古学集刊》主编。在个人学术职称方面,由于“文革”期间的延误,1979年他被破格由助理研究员直接提升为研究员,1981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并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直接评定为博士生导师。从1991年开始,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作出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1992—1998年,他重新担任考古所学术委员会主任。2006年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称号。

  王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成果亦为国际学术界所称道。早在1973年,他被聘为秘鲁国立库斯科大学名誉教授,1988年被德国考古学研究院授予通讯院士称号,1990年被推举为亚洲史学会评议员(相当于常务理事)。1995年,日本冲绳学研究所又聘请他为客座研究员。1996年,王先生被日本方面授以“福冈亚洲文化奖”大奖,是继巴金、费孝通之后,第三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中国人。

  说起王先生的贡献,还有一点不能不提。“文革”期间,我国许多学术研究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研究所在内,几乎都被迫停止工作,唯独考古所因受周恩来总理的关爱,得以继续开展业务。当时,王先生受命主持考古所的工作,他在郭沫若院长的关怀和支持下,尽力保护遭受迫害的老一辈学者,尤其是将下放在外省农村劳动的夏鼐先生调回北京,恢复其在考古所的职务。1971年夏,王先生还与夏鼐先生一同,为郭沫若院长起草致周恩来总理的请示报告,恳请《考古》、《考古学报》等期刊复刊以应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需要,蒙周总理立即批准,乃使考古所的学术研究得以进一步开展,为改革开放后中国考古事业新的光辉历程打下极为重要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以《考古》和《考古学报》复刊为契机,全国停刊多年的各种学术期刊随后陆续复刊,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学问与人品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在王先生身上显得格外清晰。众所周知,王先生是夏鼐先生的学生和接班人。与夏鼐先生一样,王先生为人正派、诚实,襟怀坦荡,表里如一。他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更不曲意逢迎,取悦于别人。针对不良倾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无所畏惧。王先生学风严谨,立论扎实、可靠。在他的学术论著中,从不轻易发表没有把握的见解,更不仅凭主观臆测而大肆渲染。实事求是,严以律己,理之所在,决不退让,这是王先生的治学之道。

  在韩国考古学、古代史方面,王先生在《从中国看古代日本》(日文)的专著中有《友好的百济》、《新罗的强盛》等连带性的叙述之作。2002年冬,他用日文写成以《唐长安城、洛阳城与东亚的都城》为题的讲演稿,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盛大讲演会上就韩国庆州都城的形制、布局作论述,表明了他的独特见解。特别是1995年发表题为《试论鄂城五里墩西晋墓出土的波斯萨珊朝玻璃碗为吴时由海路传入》的论文,对古代中国与波斯的交往途径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论点,水平甚高。此外,1998年所作题为《论汉唐时代铜钱在边境及国外的流传》的论文,虽以日本冲绳各遗址出土的开元通宝铜钱为主要论述对象,其取材却广泛包含中国从新疆到黑龙江乃至台湾、澎湖、南沙群岛等各处的发现,在国外则普遍采用东非、西亚、中亚、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许多地区的资料,足见其放眼世界,在学术研究上注重中国与外国的交流关系,这便是王先生一直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中外交流考古学”。他不仅自己努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还鼓励年轻学者开阔视野,关注乃至从事中外交流考古学的研究。

  我本人就是在30多年前刚刚进入考古研究所的时候,在他的引导下,在进行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从事东亚地区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也是在他亲自安排下赴日本留学、进修。他还亲自担任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我完成了东亚古代文化交流方面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王先生对我的悉心教诲和热情帮助令我终生难忘!

  从今年6月开始,以腿脚行动不便为先兆,王先生身体的各个器官逐渐出现衰变,食量渐少,日益消瘦。我和他的家人多次劝他去医院救治,但他早已将生死看淡,坚决拒绝到医院抢救,并谢绝外人探视。他还一再嘱咐家人,他去世后,一切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他唯一惦念的就是考古所的同仁们为庆祝他90华诞而撰写的纪念论文集的出版。所幸的是,在他去世之前,这一论文集的样书已送到了他的病榻前,他甚为欣慰,反复说自己没有什么牵挂和遗憾了。

  王先生一生严谨务实,潜心治学,心无旁骛,与世无争,低调行事,诚实做人,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为人处事风格,他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贯通中日、勇于创新的学术成就永远被中国和东亚古代史和考古学界所敬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