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清官赵轨:拒收友人沉香 误踩庄稼赔偿
济南,这座以众多泉水著称的名城,还是出过不少清官的历史胜地,这些清官给当时的济南百姓带来福祉,留下一段段佳话———
济南,这座以众多泉水著称的名城,还是出过不少清官的历史胜地,这些清官给当时的济南百姓带来福祉,留下一段段佳话———
郑当时
济南较早的清官,是2100多年前汉武帝在位时的济南太守郑当时。
据记载,郑当时后来调到别处死于任上,他去世时家里穷得没有什么财物。而郑当时所处的时代,盛行奢侈风气,郑当时本人则洁身自爱。他生前为官廉洁,从不购置产业。郑当时作风一贯朴实,平等待人,他不直呼属吏姓名,与下属谈话相当和气。
郑当时在考察民情时,一旦发现好人好事的典型,随时上报朝廷,生怕埋没了社会贤良。他谦虚好客,每每嘱咐下属:“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客人在门口久等。”郑当时和门客交往,赏给人家的全靠皇帝赐给他的一点东西。平时馈赠他人最好的礼物,也就是一竹篮的食品。
赵轨
1500年前的隋代,实行廉政,宦居济南的河南洛阳人赵轨,可以说是当时的一颗清官明星。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81年-618年),赵轨在齐州(治所在历城,今济南)做了四年的官。当时赵轨的官职是别驾,对全州的行政“总理众务,职权甚重”。在如此优越的政治经济环境里,赵轨不谋任何私利。
赵轨勤于行政服务,功绩卓著,受到朝廷嘉奖,后来被调至京城任职。赵轨的清正廉洁,尤为人们称道,他不置家产,修身自励,生活俭朴。赵轨这一切,深受百姓爱戴。在他上路进京的时候,人们夹道欢送。这时,一位老人贴近赵轨,把一杯清水捧给赵轨说,“别驾在此任官,从不受贿纳物,犹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们不敢以壶酒相送。您清廉如水,特此献上一杯清水为您饯行。”赵轨深情地谢过老人,双手接过水来干杯,和百姓依依话别。
赵轨走后,济南百姓久久流传着这位清官的佳话。
佳话之一:有一年的秋天,赵轨的老朋友得知赵轨习惯深夜读书。届时,赵轨点燃沉香熏屋,帮助头脑清醒。于是,那位老朋友给赵轨送来1斤沉香。当时,赵轨讲了一则旧事,借题发挥,委婉地拒绝了这份珍贵礼物,“我家东邻桑树上的桑葚熟了,又大又红,落在我家院子里,满地都是。我赶紧叫家人把桑葚捡起来送还邻居。并借机教育儿子:我绝不是借此谋求虚名,只想这不属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不应该要,你们一定要以此为戒。”他的老朋友听后,敬重赵轨这番谈论的旨意,便把沉香带回。
佳话之二:赵轨不仅修身自洁,对部下的约束也严。那是赵轨调到外地之后,有一次夜间出行,部下的马匹误入农田踩坏庄稼。赵轨随即下令停止前进,原地待命。直到天亮找见农田主人,赔偿损失后才率部继续赶路。当地的官吏闻知此事非常感动,相约以赵轨为榜样养成良好操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