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唐开元九年的金仙公主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仙公主塔(拍摄于1897年至1933年,摘自云居寺官方网站)

 

  石经山地处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云居寺东北的白带山麓,因山上石洞藏有自隋至明代长达1039 年开凿的石经而闻名世界。除石经外,山上还有保存至今的两座唐代古塔、摩崖石刻、古井等众多文物古迹,其中现存于石经山上的两座唐代石塔是研究唐代幽州地区佛教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因石经山顶有五座奇异山峰,顶部平坦,又以"五台"称之。唐代于每台各建汉白玉石塔一座,以镇之。历经沧海桑田,如今只有中台金仙公主塔和南台单檐小石塔尚存。

 

  其中的金仙公主塔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的八座唐塔中体形最大的,通高3 米,通体为汉白玉石砌筑,坐西北朝东南,分塔基、塔身、塔檐三部分。塔基为二层台结构,一层长142 厘米,宽140 厘米,高12 厘米;二层长125 厘米,宽123 厘米,高5.5 厘米。塔基之上为方形洞龛式塔身,四壁均长132 厘米,宽106 厘米。塔身已用铁箍固定上。正面洞门高49 厘米,宽45 厘米,原有两扇小石门,今不存,门楣上方雕火焰形图案,门洞左右两边各一金刚力士,身后有飘带环绕。其中右侧金刚力士高47 厘米,宽20 厘米,身披铠甲,肌肉丰满,飘带灵动飘逸,身后带火焰形背光,面部损毁,左手五指张开呈叉腰姿势,右手握拳,曲臂向上,头偏向左侧,赤脚踩于团云上。左侧金刚力士高47 厘米,宽20 厘米,大耳下垂,面部损毁,身披铠甲,周围环绕飘带,威风凛凛,体态健硕,霸气十足,赤脚踩于团云之上,右臂直伸向下,五指张开,左手握拳曲臂向上。塔身正面左上角有辽代题刻。题记竖刻楷体字,刻字面积高25 厘米,其中右起第一竖行被铁箍遮挡,外露部分宽13 厘米,每字长、宽均1.5 厘米,共6 行,满行3 字至12 字不等。文曰:"永兴宫都部署权知军州”事韩绍勋,与县郡夫人及”儿女等去。太平六年正月十”七日,因来巡礼烧香到此,睹尊”容伤缺不圆,再补接讫,合家永”为供养。"题记刻于辽太平六年(1026 年),其内容记述永兴宫都部署权知军州事韩绍勋与县郡夫人及儿女一同前往石经山巡礼烧香,见佛像残缺不全,故补接齐全,并将此善行记于塔壁上。洞龛内底部石板长88厘米,宽77 厘米,据民国初年老照片核对,洞龛内正面浮雕佛像,两边为胁侍像,人物造型丰满,尽显盛唐之风。现佛像已不存。

 

  西壁镌刻《云居石经山顶石浮图铭并叙》,大唐开元九年(721 年)刻。因年代久远,局部漫漶不清,竖刻共23 行,满行28 字, 共608 字, 其中每字长2 厘米、宽1.5 厘米,此外在该题记的右边还有一行题记,仅余"元和四十六年"六字,每字长、宽均1.5 厘米。

 

  据《白带山志》引《潇碧堂集》载:"东峪寺门,白杨成林,风气惨裂。北台如莲花在水中央。东台亦奇特,台上石浮图,唐金仙公主所建。五台之外,环以巨嶂,其石纹或类雨点,或类卷云。"其实文献中提到的"台上石浮图"并非金仙公主所建,只因塔身壁上镌刻《唐金仙公主请译经施田记》,后人误以为该塔为唐金仙公主所建。其实该塔的最早建造年代应是开元九年,即公元721 年。其中的重要依据就是西壁镌刻的《云居石经山顶石浮图铭并叙》。题记记述"陟彼高岗,思父母之劳瘁。以为福因业感,感口则福臻;行为善成,成功则行著。"并由比丘尼法喜、法澄及昆季合家眷属等共建石塔,都检校人僧高惠明供养,其目的一为纪念先亡父母,以尽孝道,二为感念佛法福臻,树善崇德。又因题记中提到"九仞之塔"并查阅民国老照片可知,此塔建造之初为九层檐佛塔,亭亭玉立于高岗之上,塔顶为宝珠攒尖刹,只因其年代久远,历经战乱,现仅存七层,塔刹无存。

 

  后壁分上下两部分镌刻题记,其中上部分刻《唐金仙公主请译经施田记》,题记竖刻共21 行,满行14字,共220 字,每字长、宽均1.5 厘米。文曰:"大唐开元十八年,金仙长公主”为奏”圣上,赐大唐新旧译经四千余”卷,充幽府范阳县为石经本。又”奏范阳县东南五十里,上垡村赵”襄子淀中麦田庄,并果园一所,及环”山林麓,东接房南岭,南逼他山,西止”白带山口,北限大山分水界,并永充”供给山门所用。又委禅师玄法岁岁”通转一切经。上延宝历、永福”慈王,下引怀生,同攀觉树。粤开”元廿八年庚辰岁朱明”八日,前莫州吏部常选王守泰记山顶石浮屠后”。送经崇福寺沙门智升”,检校送经临坛大德沙门秀璋”,都检校禅师沙门玄法”。同前系”独树村□磨碑寺”,东至到,南至河”,西至河,北至他山”,四至分明,永泰无穷”。"下部分为诗刻,仅存上部分刻字,下面大部分已漫漶不清,文曰:"归时带暮”万木千峰空……辛酉岁秋八月”范阳县丞口口”题云居上寺"。此记文在《白带山志》中有记载:"金仙公主请译经施田记,存,正书。大唐开元廿八年庚辰岁朱明八日。前莫州吏部常选王守泰记。送经京崇福寺沙门智升,检校送经临坛大德沙门秀璋,都检校禅师沙门玄法,在小西天中台石浮图北面。"该篇记文为研究云居寺及石经山在唐代佛教界地位,以及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文字资料。

 

  题记记述,唐开元十八年,金仙长公主奏请唐玄宗将大唐新旧译经共四千余卷赐予幽府范阳县为石经本,又奏将范阳县东南上垡村赵襄子淀中的田庄、果园及环山林麓包括东接房南岭,南逼他山,西至白带山口,北限大山分水界一并赐予云居寺充供。并委派玄法禅师通转经书,由崇福寺沙门智升检校,临坛大德沙门秀璋都检校及玄法禅师护送经书至云居寺。前莫州吏部常选王守泰则是为感念金仙公主的功德, 借用石塔后壁,将这一善举刊刻其上。也许是因为金仙公主的身份和善举远大于《云居石经山顶石浮图铭并叙》所记内容,后人便将此石塔称为"金仙公主塔"而沿用至今,以致相关文献将此塔建造年代误以为是唐开元十八年,完全是把《唐金仙公主请译经施田记》中提到的年代当成了此塔的建造年代,应予以纠正。

 

  金仙公主为唐睿宗李旦之女,也叫华山女仙,昭成窦后所生,曾在都城长安筑观修道,后于华山白云峰隐居修行。今白云峰有白云宫,玉泉院东有仙姑观,均为后人怀念金仙公主所建。《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载,睿宗第九女为金仙公主,始封西城县主,景云初晋封金仙公主,后为金仙长公主,太极元年(712 年)与玉真公主皆为道士。另据《若雨修道铸成仙--金仙公主墓志铭介绍》一文载,神龙二年(706 年),十八岁的公主度为女道士。筑观京师,以方士史崇玄和叶法善为师。于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陪葬桥陵(今陕西蒲城县)。今陕西省蒲城县武家村东南有金仙公主墓,是距唐睿宗陵最近的一处陪葬墓。墓于1973年前清理。出土有金仙公主墓志及彩绘陶俑,包括男女立俑、镇墓兽、骑马俑、武士俑、歌妓俑等。其中文物及文献价值最高的就是《金仙公主墓志》。该墓志石一合,是唐代墓志中体形较大的一种,现存于陕西蒲城县博物馆。志盖中篆书"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志石之铭"。志石长2 米,宽1 米,于唐开元二十四年刻,中大夫、大理少卿、集贤院士、上柱国、慈源县开国公徐嵋撰文,金仙公主妹妹玉真公主书。志文楷书,共33 行,每行33 字,每字长1.5 厘米,字间1 厘米,行间2 厘米。墓志载,金仙公主原名李尼,十八岁入道,号无上,二十三岁宗法,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建午十日辛巳卒于洛阳之开元观,年四十四岁。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太岁景子七月卯朔四日壬午启旧笙迁葬于桥陵。又据《若雨修道铸成仙--金仙公主墓志铭介绍》一文载,712 年金仙公主与妹妹玉真公主皆为道士,其父李旦下令在长安城辅兴坊同建两座道观供两位公主居住。当时正值灾年,水旱相继,兼以霜蝗,国库空虚,民无所食,群臣多进谏反对,唐睿宗执意不听,拆民房,逼夺民居,用钱百余万。观成后以方士史崇玄为师,"护作万人",声势浩然,曾为此引起道教和佛教的一场争斗,后政居洛阳。

 

  公主既为道士出身,又为佛教寺院译经施田,体现了金仙公主以此举促佛、道二教和睦相处的良苦用心,而唐玄宗所赐幽州云居寺石经山之经本,为唐代宫廷抄本,极大地丰富了石经山刻经内容,为石经山的刻经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仙公主的善举以至于对后人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地处房山区青龙湖镇的谷积山上有古刹灵鹫禅寺,在大殿后矗立着《大辽析津府良乡县张君于谷积山院读藏经记》碑一通,文曰:"昔金仙氏在于世也,阐扬大法,诱导群愚,以救拔为怀,以慈悲为念。"碑文开头即赞颂金仙公主为佛教的传承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除此之外,今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东北沟峪内有金仙公主庙一座,是后人为纪念金仙公主的善行而修建的,庙坐南朝北,筒瓦顶,带勾头滴水,门窗木质,大门两扇开,灯笼装饰。后人将金仙公主原形化作南海观音,于庙内正中供奉观音像一尊,永远供养。

 

  金仙公主塔身东壁刻字大部分已漫漶不清,仅辨得"大明……男可久……"。每字长、宽均1.5 厘米。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赏,金仙公主塔使我们看到了盛唐时期佛教古塔之美,其对研究唐代佛教建筑的重要价值自不待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