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严法界观”谈地球共生与佛教生态思想

  佛教以“缘起说”为中心思想。“缘起”(pratitya-samupada)就是“由缘而起”、“与其它关联而起之现象的状态”。可见,“缘起说”和生态学的“整体观”相通。“缘起说”最基本的形式说明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水野弘元称此为一般缘起。部派佛教更分析缘起为六因四缘、十缘或二十四缘。中观哲学以八不说缘起,并承般若经强调唯假名,发挥了缘起概念的存有学涵义。唯识思想则阐释为“赖耶缘起”。如来藏系的论典则阐释为“如来藏缘起”。“如来藏缘起”吸收了中国思想自然观中特有的体用论,更进一步发展成华严法界观之“法界缘起”。因此“华严法界观”是缘起说之顶峰,亦可为提供生态学的“整体观”与环保之“共生思想”深入的理论基础。

 

  华严二祖智俨的华严十玄门(古十玄)的原文如下:

 

  “此下明约法以会理者凡十门。一者同时具足相应门(此约相应无先后说)。二者因陀罗网境界门(此约譬说)。三者秘密隐显俱成门(此约缘说)。四者微细相容安立门(此约相说)。五者十世隔法异成门(此约世说)。六者诸藏纯杂具德门(此约行行)。七者一多相容不同门(此约理说)。八者诸法相即自在门(此约用说)。九者唯心回转善成门(此约心说)。十者托事显法生解门(此约智说)。”

 

  继承与发扬智俨的华严十玄门(古十玄),华严三祖法藏大师阐明“新十玄门”:

 

  一者同时具足相应门。

 

  二者广狭自在无碍门。

 

  三者一多相容不同门。

 

  四者诸法相即自在门。

 

  五者隐密显了俱成门。

 

  六者微细相容安立门。

 

  七者因陀罗网法界门。

 

  八者托事显法生解门。

 

  九者十世隔法异成门。

 

  十者主伴圆明具德门。

 

  生态学的“整体观”讲的就是一种全体无碍的境界。就此而言,华严新十玄门列举了十项“无碍”:

 

  1.性相无碍

 

  2.大小无碍

 

  3.一多无碍

 

  4.相入无碍

 

  5.隐显无碍

 

  6.微细无碍

 

  7.帝网无碍

 

  8.事法无碍

 

  9.十世无碍

 

  10.主伴无碍

 

  十玄门其就是以十种无碍讲华严法界观“事事无碍法界”。华严法界观有四门:

 

  1.事法界

 

  2.理法界

 

  3.理事无碍法界

 

  4.事事无碍法界

 

  如前所述,华严法界观的缘起观是缘起说之顶峰表现,而缘起说又通贯于生态学的“整体观”。又前述中,“共业思想”通于环保“地球共生”之思想,而“共业”又有“表业”和“无表业”两个侧面。现在,可说华严法界观四门可分为两组:(1)事法界、理法界。(2)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在第一组中,“事法界”是就“共业”之“表业”的部份而言,是就“地球共生”之实存的事实世界而言。而“理法界”则是就“共业”之“无表业”侧面所深入的存有学侧面而言,亦赋予“地球共生”一个存有学向度;此“理法界”的“无表业”在华严经教之中称为“空”。而在第二组中,在理事无碍法界与事事无碍法界,则以“无碍”标示了法界缘起的特质,亦可由此挖深环保之“地球共生”思想之理论深度。首先是“理事无碍法界”是“空”“色(乃至所有五蕴的存在)”无碍。其次是“事事无碍法界”是“色”等五蕴的每一个微尘都澈法缘起,光光相网,重重无尽。而对“无碍”的法界缘起特质,一如前述,十玄门其实就是以十种无碍阐明华严法界观之特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