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重在践履

儒家重在践行和履约,学圣贤之道,就是要求自己不断寻找这样的榜样。孟子说圣人是人伦之至,圣人是最高标准的榜样。如果读书,能不断找到一个践履的个体,那就说明我们的学习是进入精微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燕乌集阙读书会 右衽读书小组860次活动(论语敏读8.10)

 

      儒家重在践行和履约,学圣贤之道,就是要求自己不断寻找这样的榜样。孟子说圣人是人伦之至,圣人是最高标准的榜样。如果读书,能不断找到一个践履的个体,那就说明我们的学习是进入精微了。

 

      再读论语宪问篇,读到遽伯玉使人于孔子章。想及整个卫国的君子们,都是我们学习的要榜样。

 

      《论语》“遽伯玉使人于孔子章”:遽伯玉就是一个彻底和纯粹的践行者。南华经的庄子,老爱拿儒家开玩笑,但对于遽伯玉,庄子还是称其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真正的君子随着修养的提高,越能反省深究自己的过错,君子不惮于改错。正如孔子所说:古之学者为己。

 

      《四书章句集注》中朱子是这样解释的: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这是说明他晚年德行的精进,越是到老越是不知疲劳和厌倦。朱子称之“践履笃实,光辉宣著”。践是践行,履是履约。笃是笃厚。而实和光辉的解释,我们就要用孟子的旨意来解释了。

 

      孟子在《尽心》下篇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以圣人的标准,遽伯玉因为充实和光辉称得上是大人。

 

      我们喜爱《鄘风》的“简兮”,因为领动万舞的“西方美人”的遭遇令我们感怀。美人,充实之谓。遽伯玉充之实之,以自己高尚的修为来照亮后学小子。

 

      读遽伯玉如果能感召到这份光辉。或许对我们的提升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八宝钿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