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药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燕乌集阙读书札记(儒学经典研修要目总纲)


      《经习会—孟子》二零一五年7月3日——纹锦

 

      诗经的陈风、桧风都是小国之风,同为小国,按照毛诗的解读,两国的国君都有耽于享乐的问题,被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总是要看着大国的脸色过日子,到了春秋末期,还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所以读这些小国的国风,总给人一种国君荒废政务,只顾及时行乐的感觉。那么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到底应该如何自处呢?《孟子》梁惠王章中,就提到了小国该如何交接大国以及如何自处的问题。


      战国时期的大国,争当霸主,已非守礼之国,处于齐楚之间的腾文公,不知该如何自保,问于孟子。孟子的回答可总结为以下几条:


      1. 事无礼之国,与其用谋略,不若得民心,凿池筑城与民守之。施德义以养民,与之坚守城池;


      2. 自强修德为善,行仁道,把好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君子之道,正己任天。在穷困的时候君子能做的只能是先做好自己,豪强来侵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但是只要把好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后世子孙必有重新振兴的一天。周的先祖太王居住邠地,屡遭狄人侵袭,为免人民伤亡放弃了土地避到了岐山之下。他的后代秉承了他的这种仁义德行,最终周文王、周武王能够以仁道而王天下;


      3.  或效仿太王远避狄人,或死守先人所传之土地,曲礼曰:国君死社稷。公羊传曰:国灭君死之,正也。或权变、或守义,国君可择于此二者。


      这就是孟子开给小国的药方,核心的内容还是要自强修德、施行仁道。时至今日的我们,也经常面临着以下对上的情境,这药方是不是对我们也有一点点的启发呢?

 

      【引用原文】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间,去声。滕,国名。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