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与“俭”的一点育儿思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燕乌集阙”老子速读 二零一五年六月十六日

 

  最近看了部电影叫“侏罗纪世界”,很刺激。壮观的恐龙岛,雨林、草原、湖泊,孩子们可以骑恐龙,可以近距离地看恐龙觅食,可以坐在玻璃球小车里和恐龙在草原上倘佯……太令人神往了,人类抹掉了几十万年的时间,如同神一样创造了这个奇妙的世界。边看边忍不住想,嘿,如果我的孩子能够身临其境,那该得多么兴奋和激动!但是,心里隐约疑虑:即便这个场景是真的,给了孩子这么强烈的刺激,以后还有什么能让他满足?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老子对于感官刺激是非常警惕的,认为这些音声光色妨碍了本心,当一颗心乐于追逐一波强过一波的刺激时,便会往而不返,寻不回真性的路。这一代的父母们渐渐步入中年,经过机遇和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资源,于是就有种带孩子看遍世间美景的冲动。但让人担心的是,我们把这些非常态的,浓缩的美一股脑的呈现给孩子们之后,他们回过头来,会不会觉得真实的人生太无趣了?况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凭自己的能力没有办法得到父母给予的生活品质时,这个孩子会不会对自己失望,对父母怨恨?有一个年轻画家在她的杂文中谈道,一两岁的时候妈妈在绳子上打了很多疙瘩,让她一一解开,解开了才有东西吃,几乎是每天的功课。太不可思议了!我们恨不能孩子每天都生活得丰富多彩,天天不雷同才好呢!但是,别的不说,我想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可能比别人更有耐心,更耐得住寂寞,说不定还会拥有在平淡中创造快乐的能力。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第三十五章),道是淡而无味的,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但是力量源源不绝。躁动的心没有办法感受“道”。近年来,我们这拨人长大了,好像觉得自己在教育中受了很大委屈,纷纷要释放天性、给孩子自由和更丰富的选择。但是我想,一个柔软幼小的生命,一下子面对太多的选择,恐怕不是感到快活,而是感到不安与无所适从吧!想起少年时代,父母师长极严格,功课有要求之外,不许夜归,不许在外留宿。当时懊恼,觉得太不民主了,现在想来却是一种保护。“少则得,多则惑”,在这个不自由和有限当中,持续用力,慢慢生长了力量和见识,在外部压力和内心追求的矛盾与搏击中,自我渐渐呈现。上天就是这么玄妙,欲要广大,先要在一点上立定脚跟,欲要得到,先要困厄。

 

  还是要过一种朴素真实的生活,“淡”一点,“俭”一点,喜悦却是长久。给孩子展现世界的神奇并非不可以,前提是脚踏实地的生活。最近学习喝茶,给我最深感动的,就是在“淡”与“静”中感受到的丰富与细腻,这真是一种有别于外部刺激的深深震动。

责任编辑:泽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