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曾子
2015-06-08 10:22:45 作者:纹锦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经习会新一轮的孟子精读开始了,这一次,让我们先来看看孟子的师承。 孟子师从子思的门人,子思则是曾参的学生。曾子在论语中出现过多次,总给人以谨慎恭谦之感,仿佛是个“愚固的大孝子”,论语中也有“参也鲁”的评价,意思是说曾参迟钝。而读孟子文章,则时有豪气万丈,令人有想起身长啸之感。这样的曾参,怎么会传承出孟子这样的气象宏大的门人呢?
孟子
曾子
燕乌集阙读书札记(儒学经典研修要目总纲)
《经习会—孟子》二零一五年六月六日
孟子师从子思的门人,子思则是曾参的学生。曾子在论语中出现过多次,总给人以谨慎恭谦之感,仿佛是个“愚固的大孝子”,论语中也有“参也鲁”的评价,意思是说曾参迟钝。而读孟子文章,则时有豪气万丈,令人有想起身长啸之感。这样的曾参,怎么会传承出孟子这样的气象宏大的门人呢?
后世评价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子在论语中的发言不少,例如“吾日三省吾身”、“慎终追远”、“君子思不出其位”,都是很谨慎恭谦的话,特别是他在临终前对弟子说的“启予手、启予足”那一段话,以及礼记中关于他病危时坚决要求撤换席子、身未安而没的记载,似乎也很符合这样的评价。
但是在论语泰伯篇中连续记载了曾子这样的三段话:“以能问于不能”、“可以托六尺之孤”、“士不可以不弘毅”,则显示了曾子的另一种气象。钱穆先生在他的《论语新解》中对这这三章是这样总结的“以能问于不能是宏,大节不可夺,是毅。心弥小而德弥恢,行弥谨而守弥固。以临深履薄为基,以仁为己任为量。曾子之学,大体如是。后两章直似孟子气象,于此可见学脉。”
是的,那个气势恢宏的孟子,就是从这里来的。孟子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将弘毅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坚守住自己的气节不枉尺而寻直,终生以孔子为榜样。在孟子身上,曾子的影子不时显现。孔子去世的时候,身边还有子贡、子夏、子有这些身列孔门十哲的出色弟子,但孔子却选择了曾子做子思的老师,将自己的孙子托付给了他,这一托,就托出了亚圣孟子。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在接下来的这八个月里,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亚圣孟子的宏大气象吧。
【引用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责任编辑:八宝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