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燕乌集阙读书札记(儒学经典研修要目总纲)


      《经研会——诗经》二零一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毛诗解《葛藟》: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诗三家亦无异议。九族有两种解释,一说九族皆为同姓:据己上至高祖,下及玄孙之亲;一说九族包含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不论是哪一种解释,九族都代表了一个人最亲近的亲属关系。天子怎样就算是弃其九族了呢?《正义》说:“天子不复以族食族燕之礼叙而亲睦之。”礼记中说,圣人治理天下,自己首先要做到五件事,第一条便是“亲亲”,天子的亲亲就如同诗中说述,天子对待自己的亲族当如父如母如兄一般的关心爱护。

      “亲亲”以及所谓的“人伦攸叙”,一直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视的一点,也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一项显着区别,从东西方语言中对家族成员的各种称呼中就可见一斑。中国传统历来重视亲族关系,家族中的成员以族长为首,晚辈尊敬长辈、哥姐爱护弟妹,这样的亲情温暖,是在其他地方无法得到的。失去了与亲族的联系,就如同失去了父母兄弟的孤儿一般。而没有了亲睦温情的家族,也自然无法同那绵绵葛藟一般的枝叶延绵长而不绝了。

      现代城市生活中,家的概念已经萎缩至最最简单的一家三口了,很多都已经没了家族的观念,兄弟长大各自成家,亲情渐渐淡漠,非但不能守望相助,对簿公堂亦是屡见不鲜。得到了财物,失去了亲情,这真是很令人痛惜的事情。 孟子说,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年纪都会思慕父母之爱。那么,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都还是期望得到更多亲人的关怀的吧,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长大的孩子,能够收获到更多的温情,也会更加懂得爱和分享吧。写到这里,不禁感叹,作为这样的一个孩子,我是有多么的幸运,我希望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代,都能够这样亲睦的相处下去,永永远远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责任编辑:八宝钿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