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与小人显著不同
2015-03-19 14:48:59 作者:徐晋如 来源:腾讯儒学 已浏览次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同样,这一句也没有任何的道德批判的意义在其内,孔子实际上是非常宽容的,如果说,我们就是说只有明白道义的才是君子,只要一追求利的,就是小人,这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杀人,这不是孔子的思想。文革的时候,“狠斗私字一闪念”,这种思想是对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的误读。
孔子就讲,贵族来说,因为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又有很高的地位,他有荣誉感,有家族的荣誉感,他有他的身份的荣誉感,所以他就比较容易接受道义的东西,那小人呢?普通老百姓呢?这些东西对他来说是很遥远的,你就是让他吃好穿好,让他生活安逸,让他富足、进步就可以了。
其实孔子的这种思想和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是非常相近的。英国有一位保守主义思想家阿克顿勋爵。他说,对民众来说,自由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意义,他们想要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富足、安逸、进步这些东西。自由,那是贵族、是知识分子才去追求的东西,同样的,道义、公义,它也是在孔子的时代,是士以上的君子所追求的东西,不能要求老百姓。你要肯定老百姓人性中的不完善,从而你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你就要充分地利用这一点,而不是逼着他们跟着你一起去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残忍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面也有引用。当时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无名的少年曾阿牛,就是主人公张无忌,他要为魔教、为他的外公、为他的舅舅出面去跟六大门派的高手逐一挑战,那么六大门派当时派出了华山派的掌门人鲜于通。鲜于通就问张无忌,你师承何处?张无忌想鲜于通这个名字我好像哪里听说过,正在怔怔地出神。鲜于通就说,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怎么样怎么样,他说莫非小兄弟你的师承有什么难言之隐吗?于是张无忌立刻就想起“见死不救”胡青牛来了,然后就想起,哦,原来这个鲜于通就是当年刻薄寡恩,去害死了胡青牛——自己的恩人胡青牛的妹妹的这样一个薄幸男子。
这个,孔子讲一个人在见到贤者的时候,要想的是跟这个贤者看齐,我有哪些做得不到的地方我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我要想惕然自省,我是不是身上也有同样的毛病,同样是在强调一种自省功夫。这种自省工夫曾经是我们中国人与生俱来的骨子里面带有的一种文化传统,可惜现在都已经被破坏无遗了。
比如说,一本书,一个学者花了很多年的功夫写出来的一本书。好,大众一看,这本书我看不懂。看不懂本来应该是看不懂的人的问题,你文化层次不够嘛,你应该反省你没有去掌握必备的知识,他不是,他现在的态度是看不懂不是我的问题,就是你的错,你为什么不写得让我看懂?这个是中国现在最流行的思潮,民粹主义思想,反智的思想。
所以我们今天再重读孔子的这句话的时候,不免感慨系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