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藏近万藏传佛教僧俗信众接受长寿灌顶

      18日,后藏日喀则近万名藏传佛教僧俗信众在班禅驻锡地扎什伦布寺接受长寿灌顶,以此净化身口意,断除罪业碍障,增长善缘,积聚福德资粮,坚定利益众生的信念。

      灌顶,是修习藏传佛教密法所必需的宗教仪式,藏语为“旺古儿”,意为“授予力量”。密宗是通过皈依金刚上师,按师所传真言密咒以及严格的程序、仪轨,观修佛我一体,以求即身成佛的一种最高法门。

      当日,扎寺藏香氤氲,宝幢高悬,吉祥幡迎风飘动。一大早,信教群众便扶老携幼,手捧哈达,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寺庙东侧树影摇曳的“吉吉纳卡”大院,虔诚迎候灌顶上师。

      10时许,法号齐鸣,伴着寺庙领经师浑厚的诵经声,大院前方的大幕徐徐拉开,灌顶上师入座华丽的法台,长寿灌顶正式开始。此时,僧众纷纷朝法台方向抛洒寓意吉祥、圆满的青稞。

      灌顶上师仪表庄重,正襟端坐,以洪亮的声音念诵长寿灌顶经,教导僧俗信众清净自身,利乐众生。僧众从后向前,虔诚抛掷哈达,一时间,洁白的哈达如涨潮般涌向上师身旁。紧接着,上师娴熟地运用各种法器传授密咒,僧众双手合十,凝神聆听,不时微闭双目,悉心观想、意会。

      12时许,诵经传咒完毕,上师拿起金碧辉煌的长寿宝瓶,走下法台,面带祥和的微笑,以宝瓶底部轻触前排僧众头顶,赐予祝福。随后,扎寺僧人向信教群众一一分发“次浆(圣水)”和“次瑞(糌粑、酥油制成的圣果)”,信众无论男女老幼,纷纷站起身接受上师的恩赐。

      12时45分,法号声再次响起,高僧从灌顶上师手中接过长寿宝瓶,缓步迎送至大院北侧的圣台安放。此时,信众自发排成长龙,一一躬身经过圣台底部,以虔诚的心接受长寿灌顶。

      据扎寺僧人琼达介绍,当日长寿灌顶非常殊胜,利益包括长寿、健康,增长福气、善业善缘,同时缩短、消除恶业恶缘,积聚福德资粮,修持广大利他事业。

      “得到上师的灌顶,是我今生修来的福分,我要用心觉悟心性本质,净化内在身口意。”69岁的藏族老人次仁央宗得到长寿灌顶后喜不自胜,她说,今后自己会尽力行善,尽力守护、保护其他生命,特别要断除透过身口意对众生所做的伤害,给他人带来快乐。

      据记者了解,扎寺僧众曾于1999年在寺庙格桑大院接受过一次长寿灌顶,而对于后藏广大信教群众来说,大规模接受长寿灌顶尚属首次。

      扎什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位于西藏日喀则尼玛山脚下,占地23.7万平方米,寺庙建于1447年,1713年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1961年3,扎什伦布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