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学者吁国学教材忌太深、太雅、太杂

      据中评社报道,中华传统文化教材编纂研讨会昨晨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举行,台湾学者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教材的情况,大陆介绍湖北湖南编写教材的情况,并商讨两岸合作编写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台湾学者就如何看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建议,认为文字只是工具,弘扬中华文化不是直接把古人的东西拿过来,要把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生活进行结合。 

  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冯天瑜开篇表示,中华传统文化有个鲜明特点,那就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文化为基础,中国从先秦开始就强调以文化角度来增进认同,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当下的世界有两个走向的结合,一个是全球化——世界一体化推进世界文化的发展,21世纪这个趋势更加明显,但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民族国家的概念并没有丢弃,国家的文化、言传与发展一定会与其他文化交汇,两者不能偏废。反过来,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普照世界的文化。”冯天瑜说,“我们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弘扬和发展中华的传统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又是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冯天瑜还提及,从国家层面来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面临很严峻的问题,例如台湾的“统独”问题、“去中国化”问题等,中华文化的坚守、守望非常严峻,大陆也有很多的教训。“我们现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痛定思痛,要重拾传统文化的精华,并重拾世风人心。” 

  两岸统和学会秘书长、佛光大学研发长谢大宁表示,大陆叫语文课,而在台湾叫国文课。台湾的文化课从必修改为选修,在台湾整个高中教育里发生本质变化,台湾文化基础课程的消失,是台湾进行的“去中国化”核心的一环。2011年底的时候,马英九指示“教育部”恢复文化基础课成为必选课。文化基础课在台湾的学校里经历了从必修到选修再到必选的阶段。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