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和梵文佛教文献研究学术讲座在京开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黄宝生研究员和郑筱筠研究员

 

      近日,“巴利文和梵文佛教文献研究”学术讲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黄宝生研究员主讲,由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郑筱筠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外文所、少文所,以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学者及研究生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黄宝生研究员在讲座中主要谈及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巴利文及梵文语言的起源与发展,重点提出关于混合梵文的研究问题和流传于克什米尔及西藏地区的大量梵文原典的抄本问题。指出对于国内的梵文研究来说,这两方面正是最薄弱的环节,亟待后学者的努力。第二,通过对巴利文及梵文语言的学习,可以直接阅读原典文献,这一点对于现在佛教学者的研究至关重要。因为掌握了梵文及巴利文,首先可以进行两种语言的对勘,例如一些在抄本中出现的传抄错误就可以通过汉译本进行对勘,从而加深对原典的理解并且进一步对翻译者进行研究,分析其翻译风格与方法。第三,应该大力培养后进的巴利文及梵文语言人才,这是更为长远、更为深邃的举措,只有人才的跟进才能最终繁荣学术的天空。


     黄宝生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曾任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梵文研究及人才队伍建设”首席专家,主持梵文研习班和巴利语研习班,并主持“梵汉对勘丛书”。至今已出版专著《印度古代文学》、《印度古典诗学》和《印度古代文论选编》等,并出版学部委员专题文集《梵学论集》。黄宝生研究员还主持并参与翻译了六卷本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梵汉对勘神通游戏》等,以及四种梵汉对勘作品,编译《梵语文学读本》、《梵语佛经读本》等。


     黄老师演讲结束后,与会学者和研究生积极提问,并参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