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中课纲微调彰显中华文化
1月27日,台湾“教育部”表决通过“普通高中国文及社会领域课程纲要微调”草案。
1月27日,台湾“教育部”表决通过“普通高中国文及社会领域课程纲要微调”草案。
“普通高中国文及社会领域课程纲要微调”草案调整了相当多的用语,主要集中在台湾史部分。
高中教科书的微调包括,将“统治政策与台民反应”改为“殖民统治政策与台民反应”;二战时期的“慰安妇”部分也增加“被迫”两字。其他台湾史的时期称呼也有配合改变,例如“荷西治台”改为“荷西入台”;“郑氏统治”改为“明郑统治”;“清代统治”改为“清廷统治”。除去这部分修改,草案也要求以“中华文化”作为台湾文化主体;新增“光复”与“政府迁台”等用词。
值得一提的是,纲要中还增加了“说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对台湾的影响”;“说明甲午战争后清朝面对的挑战,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以及台湾与此变局的互动”。把“日本帝国‘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改成“日本帝国‘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构想”,把“讨论台日商业往来”改成“讨论台湾人民经济上受压榨,土地被剥夺,台日商业往来,以及多数贸易由日本商社所垄断”。
“普通高中国文及社会领域课程纲要微调”草案审议大会原本通知是1月27日在“教育部”5楼大礼堂举行,但疑因台湾教授协会等团体可能的抗议,台湾“教育部”将审议大会移至教育研究院。
最后的表决以无记名方式举行,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是因为审议委员认为这次“微调”内容有争议,程序也有疑虑。
当天,共33名审议委员出席投票,在国文科部分有29票赞成、4票反对;地理科共27票赞成、6票反对;历史科有25票赞成、8票反对;公民与社会科则有23票赞成、10票反对,草案最终得以通过。
台湾“教育部长”当天蒋伟宁表示,这份“微调”的课纲将从2015年开始使用。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民进党时的历史教科书,未将1912年到1949年纳入台湾史中,这段期间,台湾几乎从历史课本消失。国民党2008年“执政”后,原本订好“九八课纲”, 但争议过大,因此不断再讨论,最后历史课纲把“消失的台湾”找一些回来,但直到2012年才开始施行。
现在因为12年义务教育的缘故,高中历史课纲进行了微调。台北大学历史学系暨研究所教授张胜彦表示,目前高中独立一本台湾史,这次微调课纲几乎把消失的台湾补上去了,不过他建议还可再增加1895到1945年日治时期、1945年战后,有关政治运动等的发展,可以再多着墨。
张胜彦指出,有关1912到1945年台湾人到大陆参与抗日运动,有些历史学者认为也可再增加,加强连结。
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教授戴宝村指出,台湾历史教科书最大问题,是政治教条太浓厚,历史被当局高度政治性操作,“用字遣词太过于政治”,他认为,历史应该要回归史实,跟学生真实生活做连结才对。
他表示,应让历史教科书“忠于史实”,可是反观现在参与历史课纲审查的学者,都不是真正历史学者。
微调课纲小组召集人、世新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王晓波表示,即使在民进党时代,台湾并未在1912年到1949年历史中消失,只是分量没那么多而已。这次微调,更加重了台湾在历史中的分量。
不过,纲要微调表决当天,也有人抗议。台湾教授协会、北社等动员约200人到台湾“教育部”前抗议,称现行高中历史课纲颁布不到3年,新课本施用不到2年,不应该草率调整。台湾教师联盟理事长黄春益还指出课纲总召集人王晓波及课纲委员谢大宁两人身份特殊,不适合担任召集人和委员职位。
对于反对意见,台湾“教育部部长”蒋伟宁回应称,现行台湾史和中国史切割太清楚,且对日本统治期间太过美化,调整后的课纲,因此“完全没有去台湾化,去日本化倒是有一点”。
“教育部”主任秘书王作台表示,去年公布数学和自然领域课纲,目前进行国文和社会领域,接下来则是健康和体育,并非突然做课纲微调,也没有政治考虑。
责任编辑:八宝钿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