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文艺复兴高峰论坛”在人民大学举办

  2015年11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文艺复兴研究院联合文化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人文学部的文、史、哲、国各学院,共同举办的“2015文艺复兴高峰论坛——文化视域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年度峰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幕。

  本次论坛是对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没高峰”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文化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教授为开幕式致辞,国际美学协会高建平主席、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城市发展咨询院宋澎院长等多名嘉宾做了主题发言。来自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的中外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带一路”重大时代命题。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丁方教授主持。

  一年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创办了文艺复兴研究院,这是中国高校中第一个专门研究文艺复兴的高端科研平台,致力于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层面结合起来融合研究,众多国际优秀学者的加盟提升了这一平台的世界性和普适性。丁方教授在开幕词中说,人类对精神生活的回归、对终极意义的探求,在被经济狂飙突进冲淡了精神追求的当下中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论坛不仅要树立东方古代精神的历史文化坐标,倡导与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而且将探索建立一系列合作机制,力图将那些失落的文化艺术遗产修复、创化与再生,从而彰显东方美学的当代价值。

  吴付来副书记为开幕式致辞,他充分肯定了文艺复兴研究院创办以来取得的成绩,如举办“东西方艺术发展国际研讨会”等多项有影响的学术活动。吴书记指出,本次论坛聚焦国家“一带一路”的文化战略,为东西方学者和艺术家的交流搭建新的国际平台,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智力支持,对于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很强的推动力。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城市发展咨询院宋澎院长认为,本次论坛“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关键要做到“势、事、实”一体。“势”指造势,通过造势聚焦核心,本次论坛就是聚焦东方文艺复兴;“事”就是要谋实事,“实”就是要务实,脚踏实地的“接地气”。国际美学协会主席高建平先生从中西方文化格局谈起,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依据的是古代的商旅文化交流路线,将改变以西方为中心的放射性的格局,而形成各国相互联系的,众多发展中国家联系到一起的网状格局,营造出新的、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渠道。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所所长魏坚教授从考古研究的角度,谈及考古学和艺术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认为,14、15世纪古典时代的艺术品的搜寻,促进了近代考古学的萌芽与发现。考古学学科设立之初就设置了北方民族考古、中西文化交流等几个方向作为教学和科学的重点领域,走特色发展之路,这和国家当前“一带一路”的战略不谋而合,也与今天举办的学术论坛的主题相契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臧峰宇教授论问体式的发言也十分精彩。他说,我们以何种气质走在这个空间,反映了我们的世界观念,对此,需要站在世界历史的精神高度上实行文化复兴,为此需要重新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也需要实现当代哲学与文化观念的自我更新和自我生成”。

  此外,联合国中亚考古队专家、法国专家葛乐耐院士(F.Grenet)通过新媒体渠道向论坛发送演讲稿,高度认论坛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并表示期待着和中国学者更多的对话与交流。

  整场开幕式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期间举行了简单的捐赠仪式,丁方教授作为文艺复兴研究院的代表接受了来自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的最新考古报告。作为回馈,艺术学院师生现场演绎的《茉莉花》赢得全场的赞叹。本次论坛得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人民网、百度艺术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媒体普遍认为,这次论坛的召开是人民大学建设新型高校智库的有力举措,对于研究“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了示范作用。

  据悉,此次论坛不仅学术交流精彩纷呈,而且文艺复兴艺术与巿场结合也是启动迅速,本次论坛上,中艺汇通书画艺术品委托电子交易中心与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就联合发起“文艺复兴之书画专业评审委员会和专家顾问委员会”等达成战略合作。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