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感映艺术展将办 35分钟投影"复活"梵高
2014-12-24 09:28:02 作者:李健亚 来源:新京报 已浏览次

梵高的画作通过感映技术及40多个高清投影展示出来,不少画面还增加了动画效果。
35分钟,3000多幅画面,梵高的一生及其创作的杰出艺术作品将以多媒体影像形式展现。昨日记者获悉,“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将于明年4月28日在上海开始启动中国巡展,并将于8月转战北京。这一颠覆传统观展理念的展览,虽然展出的不是真迹,却将采用最新的感映技术,呈现梵高一生创作的艺术作品、手稿以及书信。该展中方策展人周谊告诉记者,由于梵高作品的天价,目前梵高美术馆全部真迹几乎没有可能进行世界性的巡展,而主办方推出这一新型的展览模式,则希望让观众能通过3000多幅画面看尽梵高一生。
世界艺术大师梵高无疑是中国民众中知名度最高的,甚至对于中国藏家来说收藏梵高也成为了一种标配。究竟梵高艺术的魅力何在,此次感映艺术大展希望给出答案。该展览由澳洲Grande Exhibitions出品,在美国、意大利、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巡展之后,将在2015年开启它的中国巡展之旅。
据介绍,该艺术项目采用了最新的SENSORY4感映技术,将多媒体画廊与量身定制的展厅巧妙结合,运用40多个高清投影的屏幕展现出梵高一生创作的画作、手稿以及书信等内容,共3000多幅画面。该展策展人周谊告诉记者,这些画面将在35分钟内呈现。在梵高一系列的自画像开篇后,将梵高所生活的地域荷兰、巴黎等分成五个篇章,呈现了梵高一生创作的作品,包括《吃马铃薯的人》、《红色葡萄园》、《静物:花瓶中的12朵向日葵》、《夜晚的露天咖啡馆》、《割耳朵后的自画像》、《星夜》等。
■ 幕后
让梵高创作动起来
周谊告诉记者,最初澳洲出品方希望推出梵高真迹展,但在与梵高美术馆协商的时候发现梵高全部真迹已经没有可能进行世界性巡展,通过SENSORY4感映技术将该美术馆作品、手稿等制作成影像。SENSORY4感映技术,结合了多路动态影像、影院级环绕音响和40多个高清投影,并将作品影像内容经过编排,具有动态效果。与此同时,主办方还在全世界范围内收集了有关梵高作品的所有资料进行了影像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3000余幅光影画面,其中不少画作、手稿还增加了动画效果。
周谊告诉记者,类似被视为可能是梵高生命中创作的最后一幅作品《麦田群鸦》,在展出时最后画面中的乌鸦飞了起来。而在梵高的一幅手稿中画有火车,为此主办方也会让画面中的火车在40个屏幕间开动,并可见蒸汽冒烟的效果,“此次大展不仅让观众直面最细节的梵高笔触,也让梵高的创作动起来,鲜活起来。”
■ 观点
对于此次“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的推出,尽管有声音认为与观看真迹效果会不同,但周谊指出,此次展览针对的并不是专业人士,而是对公众进行艺术普及及艺术教育。与此同时该展还增加了梵高创作的照片和影像资料,以展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对此,陈丹青也持支持态度。他指出,在今天这个数码时代,博物馆已经没有了国界,从古到今的艺术精品,大家都可以看到,“我经常感慨,博物馆里那么多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生前从未见过自己的画册和展览,全世界对公众开放的展览至今不过才200年,而在中国则更短。可是突然出现了数码,我相信所有的古典大师、近现代大师都会十分兴奋,他们会突然认识自己的作品,如果梵高还在,他也会十分惊讶自己的作品可以任意切割、放大、缩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