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文华《艺术镜报》六周年名家作品展在台湾隆重闭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翰墨文华——《艺术镜报》六周年名家作品展开幕式剪彩

      2014年9月15日,“翰墨文华——《艺术镜报》六周年名家作品展”在台湾中正纪念堂美龄厅隆重闭幕。

      今年是《艺术镜报》创刊的第六个年头,《艺术镜报》社筹划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包括今年7月4日在安徽亚明艺术馆开幕的新“镜”界——安徽文化艺术交流展,以及筹备中的“异•镜——2014京皖名家交流展”、“画者之书——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四条屏展”(第二届)等展览活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一明先生在进行精彩表演

      在“翰墨文华——《艺术镜报》六周年名家作品展”9月7日的开幕式上,台湾著名相声社团吴兆南相声剧艺社特地前来为展览助阵。吴兆南先生的大弟子王一明先生为展览进行了精彩的暖场表演,博得众人阵阵欢声笑语,为展览的开幕营造了喜乐轻松的氛围。

      接着,《艺术镜报》总编辑陈远志先生代表主办方为展览致辞。他说,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均在艺坛耕耘了数十年,他们的作品早已享誉艺术界,学术成果丰硕,人品艺品俱佳,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艺术个性十足,艺术风格也极具代表性。而台湾在艺术普及工作上成就卓著,如何更好地把高雅艺术推向大众,这也是展览交流的题中之意。他还特别鸣谢了台湾有关方面对展览的支持,并且表达了对参展艺术家信任和支持的感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艺术镜报》总编陈远志致辞

      王晓银作为参展艺术家的代表进行了主题发言。他首先感谢了展览的主办方和承办方,强调这次展览是一场“激动两岸人心的交流盛会”,然后他为台湾的嘉宾和参展观众介绍了大陆中国水墨书画的现状,并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探讨了中国水墨的传承和创新问题。他的精彩演说获得了台湾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除了大陆媒体之外,TVBS、中天电视、《自由时报》、《苹果日报》、《联合报》等台湾主流媒体也参与了报道。

      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黄海鸣、台北市维德狮子会会长陈大业、北京陶然茶叶董事长方东龙、北京博纳中艺总经理同时也是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陈冲等共同参加了开幕式剪彩仪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晓银老是接受采访

      开幕式后,展览主办方组织台湾艺术家、文化专家、画廊负责人举办了展览研讨会,并进行了关于大陆和台湾艺术界目前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市场的讨论。活动接下来的几天,主办方还安排了参展艺术家和艺术镜报团队在台北、高雄等文化城市以及阿里山、日月潭等文化景点的游览以及相关文化项目的考察。这将大大加深展览的学习、交流意义。

      据了解,此次“翰墨文华”展览,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举办,汇聚了包括华拓、李燕、言恭达、李庚、李毅、王晓银、王世利、吕俊杰等在内的八位著名艺术家的精品力作60余件,比较生动、立体地展示了中国艺术的现状,对于台湾人民来说是一场“货真价实”的艺术盛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式现场

      这也是《艺术镜报》第一次在大陆以外的地区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展览活动。在近两年书画市场相对萎靡的时期,《艺术镜报》“逆势而上”却又“顺势而为”,业界也延续了对《艺术镜报》发展前景的良好期望。作为立足北京,服务全国的艺术媒体,除了应用纸媒采编、发行等传统优势,《艺术镜报》更注重发挥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特长,致力于整合、凝聚艺术全媒体的合力。六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未来的漫漫长路我们携手共进。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