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位于歙县郑村镇郑村距县城西5公里。始建于明成化丙戌1466年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扩建祠前石坊重整祠堂规模保存至今。因额枋上镌有“奕世忠贞”时称“忠贞祠”又名“师山先生祠”。
郑氏宗祠坐西北朝东南面阔24.9米,通进深73米,包括祠前的门坊、门前坦在内,占地面积1856平方米其规模宏大空间层次丰富大门前建有四柱五楼门楼式石坊麻石墁地的门前坦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屋、廊院明堂、享堂、天井及寝堂。
师山先生姓郑名玉字子美1298—1358年歙县人元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元至正年间朝廷授他以翰林待制、奏议大夫之职郑玉辞不为官隐居乡里创办“师山书院”授业解惑远近闻名人称“师山先生”。明初朱元璋攻占徽州时守将拘他为官他不愿身事二朝自缢明志以身殉节族人以此显荣民间私谥“忠贞先生”。至今黄山逍遥溪中尚有“郑公钓鱼台”遗址温泉石壁存有郑玉摩崖石刻。
祠前石坊灰凝石质三间四柱五楼木栅门坊柱梁额遍布锦纹雕饰典雅工丽。额枋上正面原镌有“奕世忠贞”背面镌有“名宗孝祀”、“直隶江南徽州知府洪有助、同知嵇汝沐、通判郭钟秀、知县□□万历乙卯孟秋同题”“裔孙允中、学诗同立”等字样惜毁于“破四旧”时。
过门前坦即是前进门屋。七开间内柱纵向装修隔断形成前后门廊。檐柱采用木、石组合柱。大门明间及次间高出两侧梢间、尽间悬山屋顶外檐六铺作柱头施插栱补间铺作皆用斜栱。中门前置抱鼓石左右厢墙设东西向边门供日常下人出入。廊院宽敞青石铺就400余平方米中有甬道廊院及天井两侧均置廊庑。
中进享堂五开间梁柱用材硕大楹柱需两人合抱享堂悬匾曰“济美堂”。雀替、叉手、瓜柱、平盘斗与垫木等处均施云头卷草雕饰。前檐柱与内柱间为轩轩地面降一步与两侧廊庑相连形成廊院。梁架采用草架复水椽四椽木伏加前杆后架除山面用穿斗式梁架外不用中柱梁及阑额均采用徽州月梁做法形成一高敞的主空间。前檐木、石组合柱石柱方47厘米。柱头施插栱五铺作用斜栱。补间铺作采用江南地区丁字牌科做法仅外拽部分有枫栱。翼栱、翼板均透雕图饰。内柱用木梭柱明间缝内柱直径达57厘米。后进寝堂七开间高出地坪一公尺许设三踏道各七级。后檐柱与内柱间的梢间缝之内为神龛。山墙砌出混水博缝。
郑氏宗祠为典型徽州廊院式祠堂规模宏大在徽州古建中仅次于国保“罗东舒祠”。其三进两明堂腰廊缦徊檐牙高琢空间层次丰富建筑古雅壮观极具独特风味。郑氏宗祠中进享堂为典型的明代江南厅堂式建筑其大木构架古朴典雅工艺精湛且保留了众多的宋元古老做法如梭柱、叉手、枫拱、丁头拱、平盘斗等是研究徽州古建筑历史和宗族制度的标本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