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古地下道
地道工程作为一种军事设施,在我国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左传》曾记载:“宵突陈城”。突者,穿也,地下穿城而过。其后文献多有记述,但就实物而言尚不多见。亳州古地下道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地下道之一。
亳州古地下道位于亳州市区,相传为曹操隐兵道。亳州是曹操的故乡,建安初年,曹操将这里作为屯兵、屯田、储粮、制造兵器的重要后方基地。同时为适应军事需要,曹操还修筑了地下道,相传古地下道纵横交错,可通城外,曹操曾利用地道运兵,麻痹敌军,出奇不意,克敌制胜。传说中的地下道曾一直是千古之谜,直到北伐战争时期(1927年)才偶有发现。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市民为躲避空袭挖地道,曾多次发现古地下道遗迹,但因揭露面小,一直未能窥其全貌。1969年在全民备战挖洞积粮时期,先后于老城内南北、东西两条主要大街两侧挖出近2000米长的地下道,后又于老街南门院、曹巷口等发现一些支道,终于揭开了古地下道神秘的面纱。
亳州古地下道的布局为,沿南北、东西4条主要街道的地下两侧修建干道,4门相通,干道均为平行双道,两道间留有双洞孔,可以互相通话。其余支道散布于街巷宅院之间,道网如织,互相通连,犹如地下长廊,规模宏大。古地下道属于军事防御工程,建筑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地道距地表深度2.4—4.5oy,最深达7米以上。地道空间宽窄不一,高低不等,一般高度1.45—2.1米,最高处达4米多,宽0.6—1.2米。地道结构大体有4种类型:一种是土木结构。即先挖好土道然后每隔1米左右用10厘米左右直径的大头做成门形木支护框架,再于横梁上铺衬木板。也有一些地方不支立柱,而是直接在地道的顶都镶架一些木棍枋顶。因年代久远,木质梁柱均已腐朽。第二种是砖土结构。这是利用原来土道壁用砖作部分简单的修整,或顶用砖发券,下部仍为土墙;或立砖柱加固木桩支撑。第三种是砖结构,即地道的壁及顶全部用砖砌筑。砖质地道均为砖拱券顶,有齐口和胶口两种砌法。券顶每隔一段距离留有通气孔,直通地面。墙壁1米高处,隔一段距离设有方形龛洞,供放油灯用。地道双道相隔2.5米左右,中间留有方形话孔。以上三种均为单层结构。另外,在大隅首交叉口处有上下双层道,道总高4米有余。上层券顶较矮,高1145—1.65米,下层高2米左右,两层之间铺一层厚约10厘米的木板,板上再铺2至3层砖。地道内铺有地砖,多数尚存,便于在潮湿地道内行走。古地下道具有较强的军事功能,它跌宕起伏,内设阶梯,不熟悉地道结构的人设置障碍,造成心理恐惧。在有的三叉转弯处,还筑有障碍墙,墙高1.65米,下宽上窄,使地道宽度降低到人仅能侧身通过。此外,地道内还设 有猫耳洞、掩体、伴腿板、陷井等机关,增强了地道本身的防御功能。
古地下道内发现的遗物较多,有弹丸、铁刀、箭镞等军械,以及围棋子、铜镜、砚台、钱币、陶瓷器等汉唐宋暑期的文物。
据文献记载,三国时期地道战术曾多次使用。结合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传说古地下道的前身是曹操隐兵道是极有可能的。从地道的结构看,该道早期大约为汉魏时期屯兵作战而修筑,唐宋时期曾多次扩建、修葺而形成现在的规模。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亳州为宋金拉据之地,后为金辽统辖,不久黄河夺涡,黄泛水患连年侵袭,地下道遂渐废弃不用,终于被人遗忘。
亳州古地下道是我国现存罕见的古代大型地下军事建筑遗迹,被有关专家尊为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地下长城”。它印证了古老的传说,弥补了史料记载的不足,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建筑类型、防御战术思想等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今天,亳州古地下道大隅首段东西两侧地道经过维修加固,已正式对外开放。走进地道,在忽明忽暗的灯影下,只见狭窄通道蜿蜒曲折,块块斑驳的壁砖更显出古道的幽深静谧。身临其境,仿佛耳边响起阵阵战鼓声,眼前队队将士手执弓箭刀矛,鱼贯而行,疾向敌阵运动,去迎接那惊心动魄的厮杀。亳州古地下道已成为亳州市重要的三国文物景观,每年到此访古、探秘的游人络绎不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