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项目:独山和金寨革命旧址群 六安市(金安区)、金寨县
2014-05-23 13:25:44 来源:安徽省文物局 已浏览次
独山和金寨革命旧址群,位于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和金寨县的南溪、斑竹园、汤家汇3个镇。
一、独山革命旧址群,时代为1929年11月—1932年9月,位于六安市西南44公里的独山镇,是皖西地区现今保存完好的唯一的古建筑群。多建于清朝中晚期至民国初年,大灰砖、小青瓦、风火山、木结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建筑精美,气势宏伟,具有浓郁的大别山区古民居特色。
旧址规模庞大,共包括独山暴动指挥部等9处革命旧址,涵盖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县级党、政、军、文化、教育、司法、经济等完整的机构。主要分布在独山镇的西街、中街两条老街上。老街为鹅卵石路面,路心条石上留有深深的轮沟,两边是商行、作坊、药铺、住宅,还有祠堂、戏楼、学校,大部分保留了当年的风貌,成为一座露天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年,原为县立第四高等小学。1929年11月7日,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在此设立“独山暴动指挥部”,作出“独山暴动”的决定。暴动后所建立的革命武装,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后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三大主力师之一。
中共六安县委和少共六安县委旧址,始建于清朝末年,原为朱姓私宅,旧址面阔三间,前后三进。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中共六安县委和少共六安县委机关设此。
六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始建于清朝晚期,原为王姓私宅。为四合院,面阔三间,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六安县苏维埃政府机关设此。
六安县赤卫军指挥部旧址,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原为马氏宗祠,为三开间四进。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赤卫军指挥部设此。
六安县苏维埃俱乐部旧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江西丰城人熊祥先捐资重建,民国十四年重修,面阔七间。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六安县苏维埃俱乐部设此。
六安县列宁小学旧址,始建于清朝中晚期,为王氏宗祠。前庭、后厅由两廊相连,全部为通间。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在此开办六安县列宁小学,学生50人左右。
六安县经济合作社旧址,始建于清朝晚期,民国初年重建,为王德龙私宅。
六安县保卫局旧址,始建于清朝末年,为刘六麻子当铺。建筑两进三开间。
六安县革命法庭旧址,始建于清,为王厚斋私宅。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六安县革命法庭设此。
二、金寨县革命旧址群,位于金寨县的南溪、斑竹园、汤家汇3个镇。时代为1929年5月—1934年4月。金寨是全国闻名的“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当年全县有十万儿女参军参战,建国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就有1万多人。解放后,幸存在世的老红军2000人,省军级以上400人,其中授少将军衔的59人,在全国“十大将军县”中位居第二。
金寨革命旧址原有近千处,建国初,在修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时淹没了金家寨、麻埠、流波等三个红军重镇,现存完好的有约300处,主要的有7处:
立夏节起义总指挥部——穿石庙。1929年5月4日中共党组织在斑竹园太平山穿石庙开会,成立立夏节起义总指挥部,决定举行武装起义。指挥部现存11间房屋完好,展出“18兄弟会”简介,当年开会用的香桌和梓油灯,周维炯、李梯云等人画像、简介等。
立夏节起义首发地——大王庙。1929年5月6日晚,在南溪丁家埠大王庙打响了第一枪,取得立夏节起义决定性的胜利。大王庙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年间改为湖北会馆,1926年改为丁埠民团驻地。现存正殿、门楼及边屋共11间,设有“立夏节起义陈列室”,展出图片150幅,文物70件。
红32师成立旧址——朱氏祠。建于清雍正年间,原为朱氏宗祠,青砖小瓦结构。现存三进正房9间,厢房18间,前殿设革命斗争史陈列室,展出图片300幅,实物24件,其中红军公田碑、苏维埃印章为一级文物。1929年5月9日立夏节起义队伍会师朱氏祠,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师部设此。
豫东南道委、道苏和赤城县苏府旧址——接善寺。建于清嘉庆年间,现存24间。1929年秋在红32师在此建立了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政权,建国后为汤家汇中学校址,学校后迁出,设有革命斗争史陈列室,展出图片80幅,实物45件。
列宁小学旧址——周氏民居,1930年赤城县在汤家汇建立“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原为清光绪年间周姓地主庄园,有青砖小瓦房76间。后遭国民党军队焚烧,仅存门楼及边屋六间。现恢复房屋34间,有9个教学班。旧址内设有陈列室,展出校史图100幅和革命文物20余件。列宁小学校史已被录入《中国教育大辞典》。
赤城县赤色邮政局——徐氏祠。建于乾隆年间,原为徐氏宗祠,两进9间房屋,砖木结构小瓦房。现存房屋9间。当年邮政柜台、信袋尚存(已破损),还存有从此局发出的红军家信(一级文物)。
鄂豫皖省委会议及红25军、红28军合编地——胡氏祠。原为胡氏宗祠,清宣统元年建,青砖小瓦,三进13间。墙上留有红军壁画和标语。1934年4月鄂豫皖省委在汤家汇胡氏祠召开会议,决定将25军和28军合编为新的红25军,为这支劲旅长征奠定坚实的基础。2006年在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作为合并项目被归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