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每年新增三成新买家

  近日,“2016艺术品市场的挑战和机遇”论坛在北京举行。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对话投资人、收藏家李苏桥,就艺术金融、艺术电商、新藏家入场状况、传统拍卖行业的未来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很多人认为艺术品是容易盈利的领域,和其他行业相比,艺术领域的盈利能力其实非常薄弱。李苏桥指出,薄利导致了“想将艺术品作为金融产品的人和 机构必须服从资本的要求,随便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追求过高利润,在对高回报和短周期的不合理要求下,中国艺术品金融化发展得非常畸形。”

  然而,未来市场的期望部分寄托于新晋藏家。对于拍卖行来说,要挖掘和吸引一位新藏家,需耗费巨大的运营成本,比影视公司吸引年轻人去看一场电影的运营成本要高得多。

  赵旭认为,拍场上每年有1/3的新买家进入,是个不容小觑的群体。

  李苏桥表示,国内新一代有家族背景的年轻收藏家,更愿意绕过拍卖市场去购买艺术品。

  这些人是香港Basel、FriezeLondon等艺博会上的购买生力军。“这些80后的孩子们,他们有自己的艺术品位,他们不相信自己身边的人,但是他们相信西方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