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上的人像变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四套人民币面额图案以工农兵为主,到第五套则都变成了毛主席像。

 

  1989年8月14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召开第五套人民币设计领导小组会议。就在这个会议上,钞票的正面主景内容由“中国四大发明”改为“中国历史人物”,这是第五套人民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转变。设计主题的悄然变化,已经从物的设计转变到了人像的设计,这是当时纸币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

 

  1989年12月18日,第五套人民币设计会议确定了新版人民币的面额及各面额正背面的主景内容。按照设计领导小组的思路,连同先前请中共中央宣传部帮助提供的“中国历史人物”候选名单,大家提出的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题的主景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古代历史人物。按照朝代划分,分别有: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屈原,汉朝司马迁、蔡伦、张衡,南北朝祖冲之,唐朝李白,宋朝毕昇,明朝郑和、李时珍。二是当代领袖人物。分别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宋庆龄等。三是毛泽东主席头像。

 

  当时总公司的主要设计思路还是集中在了第一类上。他们认为这样的主题是宣传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伟大成就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使用“中国历史名人”形象作为钞票的正面主景内容也存在很大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现成的照片,设计人员看不到“中国历史名人”的真实面貌。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各地掌握的资料不尽相同,同是“中国历史名人”,在不同地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心目中,形象也是不一样的。

 

  仅以孔子为例,全国各地孔子塑像就有着各不相同的形象,哪一个才能真正让全体国人从心里认同呢?设计人员很难把握。而钞票又代表了国家意志,不是一般的标志物,这个形象的确立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设计人员更是难以把握了。设计工作一度曾出现停滞状态,主要难点就在这里。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建议,更换一种主题思想:一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换成当代历史名人。二是正面主景以毛泽东肖像为主要内容,背面是祖国大好河山和风光。1993年1月,最终经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字,“关于设计大面额钞票主景要使用领袖头像”的意见确定为:对部分面额正面主景内容进行调整,两个大面额的正面主景分别由古代历史人物改为毛泽东和周恩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