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虎:不少无名氏作品是值得收藏的精品

  董源的代表性画作没有一幅是真的?

 

  记者: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从时代风貌、个人风貌入手去判断一幅书画是否赝品?

 

  徐小虎:你想知道什么是诸葛亮写的东西,就得知道三国时期的书法是什么样子。大师会比整体水平表现得更杰出,但结构不会完全不同。所以就是从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入手,从当时的历史记录去入手,慢慢地找出哪个可能是真的。

 

  通过仔细比对你会发现很多古画都是靠不住的。比如董源,我认为一般教科书上说的他的代表性画作没有一张是真的。当时北宋记载,董源的画特点是:从近看什 么都看不见,都是一大堆点,退后能看到:夕阳啊、船啊——像莫奈的那种样子。可是我们现在董源名字底下的画每个都清楚得不得了。而且它们彼此还并不相像, 这些所谓传世的他的名作我认为没有两张是同一个人画的。

 

  记者:有些人会对您的方法有疑问。比如,您有没有考虑过“例外”的情况?艺术不是科学,总有例外存在。比如,这会不会是艺术家喝醉的时候画的?

 

  徐小虎:我稍微考虑到了。有一张沈周的真迹叫《不米不黄山水图》,就是他在喝醉的状态下画的。他画得有些怪,绘画技巧不太好,字也不那么美,但没有离开他写字的个性,的确是沈周的风格,时代风格也对。

 

  记者:您曾提到一个关于绘画的视角问题,认为中国人在画山水画的时候,视角一直在降低:北宋的绘画角度特别高,有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感;南宋的时候,画中的景物开始拉得更近一些;到了明朝可以看清楚一个村落了。但不是说真正优秀的艺术家是超越时代的吗?为什么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人都这样画,“我”就 不能换个角度来画呢?按照您的方法,如果真有这样的一个有个性的艺术家,其作品岂不是要被“误判”为后代伪造的“赝品”了?

 

  徐小虎:视角问题是我作的一个假设。关于这假设,目前没有人跟我对话或者指出我假设的错误,所以我还会这么讲,但这个假设也许到了将来就不能用了。你知道吗?当你年 纪越老,越容易觉得你有可能是错的。你年纪越大,就越是做好准备放弃你一辈子所做的假设,因为很多新的东西会慢慢出来。但艺术家超脱于时代是很难的,就像 每个时代的服装设计师。我年轻的时候,二战后,长裙子突然就变短了,当时我们都吓坏了。这是一个大转变,是大家都知道的转变,不是一个人在做这件事。其实在唐朝,已经有艺术家做行为艺术了,他用头发作画,用嘴喷墨,但被人骂得很惨,所以后来就不敢做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