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会玩:明代文人赏玩风尚
《玩古图》
明代中期的画坛,除了最活跃的吴门画派和浙派之外,在南京还出现了一些独具风格的文人画家。他们个个能诗、能文、擅书、擅画,且性情开朗,豪放不羁,杜堇就是其中一位。杜堇的人物画宗法李公麟,笔法精劲流畅,别具秀逸之态。其人物画大都表现古代传说故事或逸闻趣事,并以山水及园林景致为衬景,有的还题诗作赋,显示着文人画的格调。
杜堇,明代画家,活动于15世纪至16世纪初。原姓陆,字惧男,号柽居、古狂、青霞亭长,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明宪宗成化(1465年至1487年)中试进士不第,绝意进取。工诗文,通六书,善绘事。界画楼 台严整有法;人物亦是白描能手。
《玩古图》为杜堇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绢本设色,纵126.1厘米,横187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反映了明代中晚期文人士大夫赏玩品鉴古书画器物的风尚。画中描绘滨水庭园一角,两名士人在硕大屏风前赏鉴长案上的鼎彝古物,前方女童持扇扑蝶,另有侍童携来画轴和围棋盘,将要朝后方解开琴套、准备香具的仕女走去。画中家具器物雅致华丽,说明了主人的财富与品位,然此非杜堇意欲表现的重点。他在画上五行雅秀的款识:“玩古乃常,博之志大。尚象制名,礼乐所在。日无礼乐,人反块然。作之正之,吾有待焉。”署名“柽居杜堇”。署名之后又有补款:“束冕征玩古图”,并题:“予则似求形外,意托言表,观者鉴之。”此画主题除了鉴赏古器之外,还描绘了琴、棋、书、画等文人的游艺生活。《玩古图》画风秀雅古朴,饶有南宋院体余韵。
杜堇认为若发挥“博古”的精神,透过研究古物的形制名称,理解寻索古代礼乐制度,便可将看似逸乐的耳目之玩,提升成如同孔子所言“好古敏求”的积极作为。画中长须文士蹙眉审视的专注情态,及其主要的品鉴对象并非一般琴棋书画,而是上溯三代的古青铜器,展现了杜堇寓教于画的特别设计。《玩古图》为双拼巨幅,原画可能曾被裱装成屏风形式,一如画中所见的立屏。杜堇此工笔人物画,对唐寅的中期风格深具影响。
《玩古图》桌案上的器物琳琅满目,除了墨绿色的青铜器外,另有白色、浅绿色以及带开片的瓷器、装饰繁复纹样的金器等。乍看之下,件件似乎皆有来历。然而,若将器物、装饰图案的种类、纹饰的布局等细节与古器物图谱或各朝传世器比对,会发现杜堇所绘的器物,与夏商周三代,或是汉唐盛世的古器物有些类似,然细节处却与古器物图谱或各朝传世器有异,总夹杂着说不清是什么时代风格的器物,故推测画中器物形象是依后世所制的仿古器所绘,也可能是杜堇按照自己原本对这些器物的认识,再掺入若干想像而绘制的结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