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寒冬?上海200多家艺术品拍卖行关门
2015-11-12 11:44:57 来源:人民网 已浏览次
每年春秋两季的大拍是拍卖行头等大事,一方面是大赚的机会,另外也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和实力,但从今年春拍开始,北京、上海等地多家中小拍卖公司就相继传出暂停拍卖的消息,大拍卖公司在秋拍中也缩减拍卖规模,节省成本开支,如今不是互相比谁的高价拍品多,而是比谁的拍品估价又低又好。在各拍卖公司忙着度过最严峻的生存挑战时,手中仍有充裕资金的投资者则可以享受抄底了。
小拍卖行已无生存空间
“上海有200多家艺术品拍卖行,真正拍起来,也就那么几家,就是这几家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在吃老本。”一位艺术圈内人士如是描述当下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惨淡景象。
而在内地艺术品拍卖中心的北京,中小拍卖行也是生存维艰,从今年春拍开始就已经有数家拍卖公司公布暂停举办拍卖会。在艺术品市场迅猛上涨时,大量藏品和买家拥入拍卖市场,由于大拍卖行对于征集藏品的档次和估价、买家的资金能力有更高要求,一些过剩的拍卖资源则流向了门槛更低、更灵活的中小拍卖行。
“小拍卖行也许在征集到几件不错的藏品后,过几天很快就搞一场拍卖出来,不像大拍卖行要举行一场拍卖前期工作那么复杂,比如宣传、场地、讲座等等。”收藏爱好者赵磊曾经很喜欢去小拍卖行里“淘宝”。
“参加小拍卖行的拍卖会是很考验眼力的,因为藏家都冲着大公司的名气去了,小拍卖行征集藏拍品难,所以门槛放得很低,拍品里鱼龙混杂,赝品比例相当高,但是眼力高的收藏者也有捡漏的机会。”赵磊说。不过他表示所谓的“捡漏”不是说像几十年前,很多人都不懂收藏,把宝贝当成白菜卖给你,而是说相对的价格差,同一件藏品放在大拍卖行里要比小拍卖行估价高出十几倍不止,当然前提得是真品。
近两年赵磊已经不再光顾小拍卖行了,“预展上满眼都是赝品,假得太过分了,最终把自己招牌彻底砸了。”
艺术市场评论人牟建平认为,三线小拍卖公司受冲击最大,国内艺术品拍卖公司数量太多,已经过剩了,小拍卖公司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再过5到10年,国内将会有一批小拍卖公司关门消失。
几家大拍卖公司虽然垄断行业资源,但近两年的大拍规模场面也在缩减。“某国内知名拍卖公司以往春秋大拍有二三十个拍卖场次,仅书画拍品就有1000多件,加之各种相关讲座、论坛、展览、酒会等,轰轰烈烈地像一场盛宴般热闹。”牟建平说,但是今年秋拍书画拍品减少到了几百件,一来节省成本开支,提高精品数量,以保证成交率和成交价格,泛泛的作品都进不了拍卖会了,另外为拍卖会做的造势排场也都少多了,能省则省了。
很多小拍卖行只能将眼光投向年轻艺术家,试图从他们当中挖掘到有潜质的新资源。但是他们的实力有限,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去挖掘青年艺术家。
藏家买家多元化分流
当地时间11月9日晚,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佳士得“画家与缪斯晚间特拍”上,拍前备受瞩目的莫迪里阿尼作于1917—1918年的《侧卧的裸女》以1.2亿美元估价上拍,成交价达到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4亿元,而这位创造了莫迪里阿尼作品拍卖新纪录的中国买家,就是收藏大鳄龙美术馆馆长刘益谦。有业内人士感叹,刘益谦也加入到西方顶级艺术品的收藏队伍了,先行者已有王中军、大连万达等;也有人担忧,刘益谦一直是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大买家,他的收藏意向变化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关键是他很可能会影响带动内地一批收藏投资者。
刘益谦则对媒体称,龙美术馆从开馆到现在已有两年多时间了,其主要藏品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莫迪里阿尼的这件作品标志着龙美术馆进入新的收藏纪元。
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与Artnet全球有限公司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在2014年,相较中国内地市场9.3%的成交额降幅,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更显稳健,成交额同比上年仅下挫了1.1%。与此同时,中国文物艺术品在海外的平均成交价(4.9万美元/31.8万元人民币)显著高于内地(1.7万美元/10.9万元人民币)。价位差异主要体现在油画及中国当代艺术板块。
2014年全球上拍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数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然而市场需求量却继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北美取代欧洲跃居海外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第二大市场。
中国当代艺术板块是内地拍卖行业务缩减最严重的,也是艺术品市场调整的重灾区,拍卖市场价格泡沫破灭后,好的高价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已经很少出现在拍卖会上,对当代艺术的购藏更多地来自艺术家、画廊、艺博会,甚至是策展人、评论人等。
另外新生代、富二代、藏二代的收藏喜好发生变化,他们更倾向于当代艺术和西方艺术,也分流了一部分拍卖会的购买群体。新晋成立的一批私人美术馆多数以当代艺术为目标,如地产商蓝色港湾创办的央美术馆刚刚开馆,馆长Stella Wang是藏二代,她表示在自己的影响下,她父亲的收藏也开始向当代艺术转化。
牟建平认为,经济环境是导致今年艺术品市场一片惨淡的主要原因。春拍时艺术品市场成交额已经同比缩水了百分之三四十,秋拍也将会缩水,但不会出现市场大幅动荡,基本能跟春拍相差不多,依然是低位徘徊状态。
高价的藏品作品一般不会在经济环境不好时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但有的大拍卖公司具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和固定庞大的客户群体,会说服和吸引藏家拿出好东西来鼎力支持大拍,不过往往也是需要拍卖公司有非常大的诚意才能打动藏家。
比如,著名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的35件藏品在保利2009年春、秋拍中共拍出5亿余元,而在上拍前尤伦斯夫妇的代理人曾与几家拍卖公司接洽,唯独保利顺利拿出一笔巨额商业保证金而抓住了难得的拍卖合作机会。
资金困难如何破解
经济环境和股市动荡带来的后果是,艺术品市场上闹“钱荒”。卖家怕自己的藏品拍不出高价,买家有心无力手中没钱,拍卖交易链条断裂最让拍卖公司受不了。2012年春拍时,保利拍卖为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能够上拍,向藏品所有人支付保证金1亿元,最终实现了2.9325亿元的成交。据保利拍卖统计,从2005年到2015年间,其一共发放预付款近100亿元,其中2010年一年就发放保证金近30亿元,2011年、2012年都在20亿以上。
为拍品委托方预付保证金已经成为当下拍卖公司解决征集难和现金流问题的一个法宝,但是这也要求拍卖公司自身必须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市场评判能力,一旦对市场判断有偏差,预付保证金就成了赔钱的买卖。
另外,买家拖欠付款也是令拍卖公司头疼的老大难问题,有可能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杭州西泠拍卖不久前把一位买家迟先生告上法庭,理由是这位迟先生在2013年西泠春拍中以402.5万元买下一件徐悲鸿的《猫戏图》,但2年多来仅支付了170万元,一直拖欠余款。
据了解,大多数拍卖行都只收“生客”的保证金,熟客都是“刷脸”办竞拍牌的,如果拍卖行非要收“熟客”保证金,他们可能就不愿意来竞拍了,而且有的大买家不但不交保证金和拍卖款,还要现场提走拍品,一旦他们违约,拍卖行的损失无法估量。
拖欠拍卖余款已经是艺术品市场中的家常便饭了,几乎每一家拍卖行都曾遭遇过,有业内人士估算,少得被拖欠几千万上亿的拍卖款,多得据说北京某大拍卖行被拖欠的应收款超过20亿元。但大多数拍卖行对此都是“忍气吞声”,不愿意公开被拖欠拍卖款的事情,怕得罪买家而损失购买客户。
嘉德大观夜场自推出以来,被看作书画市场冷暖的风向标,“生货”、“精品”、“天价”已经成为嘉德大观的关键词,不过今年秋拍大观夜场的惊喜是估价更低。牟建平认为,齐白石等近现代大家好作品前几年可以轻松过亿,但现在能过5000万也不容易,买古董油画的投资者更是赔了百分之四五十。秋拍中仍然会有个别拍品能达到亿元左右,除非经济环境能有大起色,艺术品市场能够强劲反弹,市场参与的人少了,不再盲目追高,拍品价格能够适中,对于资金充裕的投资者而言是机遇,但是要想升值变现需要等到三五年后。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