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收藏界浪潮掀起
2015-09-09 10:13:38 来源:华夏收藏网 已浏览次
在经历了2007年的疯狂之后,新品滞销,量价齐跌,一度成为了影响普洱茶行业发展的桎梏。广大品牌厂商也逐渐明白,只有彻底放弃投资炒作思维,回 归普洱茶品饮本质属性,一切以用户为导向,才有机会在这轮极端低潮中生存下来。8年后的今天,楼市、股市等投资市场持续低迷,人们幡然醒悟,又把目光转向 收储普洱茶。。。
普洱茶价值凸显东莞再现储茶热
日前,央视二套(财经频道)播出了一则关于“普洱茶持续升值,存钱不 如存茶”的报道,再次掀起了普洱茶收藏界的浪潮。作为全国普洱茶最大市场之一的东莞,今年下半年开始又出现收储加量的情况,“东莞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在制造业萎缩,出口低迷的大背景下,东莞却逐渐成为普洱茶的储存基地,七千多家大大小小的茶商形成了‘云南产茶,东莞藏茶’的格局。在东莞从事茶叶的有七 千多家,目前公布的数量有三十万吨。。。”根据央视财经的分析。
作为国内最大的普洱茶消费市场,广东的茶业市场状况一度成为了普洱茶行业市场走向的方向标。据相关公开报道分析,经销商选择再度加大普洱茶的市场收储,除了包括年份茶本身的市场价值重新被挖掘,保值增值空间相对较大,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目前包括房产,股市等投资市场持续低迷,存钱不如存茶。
事实上,这也是不少市场者今年表现出来的一个大方向,在年中记者采访本地一家市场投资公司的时候,根据其介绍,其公司今年投资方向,也从之前的房地产等行业,转向了普洱茶、红木等领域,“普洱茶作为云南省的优势生物产业资源,我们也看好其长线的发展潜力。”该公司负责人直言。
而这种价值潜力,也在前文所提及的年份茶中直接体现。“随着普洱茶市场的不断培育成熟,消费群也转向了更为专业的成熟阶段。”昆明雄达茶城某资深茶人告诉记者,这也是年份茶会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主要原因。
年份茶日益受宠性价比才是关键
众所周知,大众品饮市场的消费特点,也决定了普洱茶产品的价值,例如大益、下关、八角亭(原黎明茶厂)等普洱茶品牌,这些具有50年以上品牌历史的普洱茶产品,除了给消费者安全、卫生、健康的因素外,其产品的性价比,也必须兼具品饮和收藏两者在内的高性价比。
这种高性价比,也让走大众品饮路线的年份茶在市场表现中尤为突出,“普洱茶的特性,也决定年份茶在口感和品味上最佳。”云南省内知名茶企八角亭茶业的工作人员介绍,从他们的茶品销售来看,销量最好的也集中在200元/饼左右、5年时间左右周期的年份茶上。
“对于本地市场来说,消费成熟度偏高,选择年份茶的消费者比重较高。”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不仅是本地市场,同样在普洱茶成熟的广东市场,年份茶也是销 售占比最高的产品。“不仅是成熟市场,在新兴市场的开拓中,性价比更高的年份茶关注度也逐渐增长。”八角亭方面表示,以他们去年在北方市场的几次展销为例,在达成的成交意向中,3—5年左右的年份茶也是最高的。
“未来普洱茶调整期继续,大众品饮路线也是未来一直坚持的方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而这种市场方向,根本还是品质和性价比的竞争。
昆明仓崭露头角收藏界再度聚焦
对于品质和性价比的需求,也将一个关键的话题储藏提到了市场面前,尤其是行业近些年逐渐展露头角的“昆明仓”,也成为近些年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储存的条件差异,普洱茶行业人士也大概将普洱茶分成了大马仓、广东仓和昆明仓三类。作为普洱茶第二故乡的马来西亚,起出产的大马仓也是普洱茶一个重要的来源地,不过由于运输等原因,也造成产品性价比并不算高,而作为普洱茶市场活跃度最高的广东,也由于其发达的贸易,成为另外一只重要的普洱来源——广东仓。包括前文提到的东莞藏茶,也都是广东仓的代表。
“仓储差异出现的三大类被,是由于空气和湿度等差异进行划分。”本地一位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广州仓由于潮湿空气和温度偏高的原因,使微生物与酶同时参 与反应,陈化时间大幅缩短,从一方面来说是加快了成型时间,不过由于温度湿度过大,也难以预期微生物发酵结果使茶质变好。
而这,也恰好是昆明仓的优势,由于干燥,昆明仓的普洱茶陈化时,仅有酶参与反应,称为酶促反应,虽然陈化时间漫长,不过由于单纯的酶促反应作用,能够保证质量发展方向的纯粹,也最可能保存普洱茶的陈香和营养。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昆明仓也恰好是普洱茶时间味道的最好保存代表。这对于普洱茶本身来说,也是回归品饮本质的最好载体。“这也是昆明仓作为目前市场上焦 点的原因所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大众品饮市场的逐渐成熟,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年份茶也将成为未来普洱市场主力,而这中间,融合了时间珍贵味道的昆 明仓年份茶,无疑会成为这中间最典型的代表。与此同时,普洱茶界的不少收藏家们也已悄无生息地把触角伸向了昆明仓中的年份茶。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