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乱象扰乱珠宝玉石首饰市场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我国珠宝玉石首饰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珠宝零售市场销售总额达5000亿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珠宝玉石消费大国,但相关消费环境却不尽如人意,投诉率居高不下、抽检合格率较低、知名品牌产品频陷“质量门”等问题一直阻碍着行业发展的步伐。从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市场进行检查的情况来看,我国珠宝玉石首饰市场的乱象主要集中在定名错误、以次充好、偷换概念等方面,消费者在选购时需要特别注意。
定名错误
所谓定名错误,即产品的实际材质与标识信息不符,通常体现在用一种廉价珠宝玉石冒充与其外观相似的高档珠宝玉石,或用合成材质冒充天然材质等。例如,有些商家将石榴石标称为天然红宝石;用人工合成的立方氧化锆石冒充天然锆石;用合成的祖母绿石冒充天然祖母绿石;用合成水晶冒充天然水晶;用玻璃冒充天然玛瑙。
消费者赵女士就曾深受其害,她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中花4500元购买了一件号称是天然红宝石的吊坠,然而在一次聚会中,一位懂行的朋友告诉她,这个吊坠并非天然红宝石。她随即将该吊坠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吊坠为石榴石。而当赵女士找到商家要求退货时,对方却以检测结果不可信为由,拒绝退货。
以次充好
在当下的珠宝界,人们为了让珠宝玉石达到至善至美的效果,“创造”出了许多弥补其天然缺陷的手段,如辐照、酸浸、注胶、炝色等。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经过人工处理的珠宝玉石,都应在证书中标注“处理”字样,或是标注出处理的方法。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并未按此规定进行标注,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
消费者刘女士去年国庆节出游时,在某旅游景点购买了一只翡翠镯子。“当时,商家告诉我这个镯子属于A货(纯天然翡翠)。但回来后,一位懂行的朋友告诉我,这个镯子经过了染色、漂白、充填处理,属于C货(给没有颜色的翡翠人工染上颜色)。”刘女士说,由于购买该镯子的景点离自己居住的城市较远,既不方便前往退货,也找不到商家的任何信息,只好自认倒霉。
偷换概念
商家的偷换概念行为主要体现在,给一种常见的岩石起个“高大上”的名字,从而抬高其售价,赚取高额利润。例如,有商家将大理石标称为阿富汗玉。
前不久,安徽消费者秦先生在当地一家珠宝玉石市场,为妻子购买了一款标称为“阿富汗玉”的吊坠。按照商家的说法,这块阿富汗玉属于玉石中的精品,极为罕见。起先,秦先生对此深信不疑,而当他在网络上看完一档介绍玉石的节目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阿富汗玉在业内被称作“阿料”,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玉石,而是大理石,十分廉价。据秦先生透露,这个吊坠的要价是3300元,比其实际价值高出近35倍。
律师声音
到正规渠道购买更安全
“由于很多消费者难以用肉眼辨别珠宝玉石品质的优劣,因此相关标识既是经营者对商品质量的一种担保承诺,也是消费者辨别商品好坏、购买商品及事后维权的重要依据。”北京盛廷律师事务所的知名律师杨强提醒消费者,为了减少损失,以及在产品发生问题后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应到正规商场及品牌专营店购买珠宝玉石首饰类商品,并索要发票及由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同时,注意在发票上注明所购买商品的详细名称,以便享受售后服务及发生纠纷维权时使用。
如果需要通过网络、微信等新兴渠道购买珠宝玉石首饰类商品,则消费者有必要提前获得商品品质、售后服务、保修期、维修费用等方面的知情权,并与商家签下书面合同。合同中须明确约定,如果商品出现设计、制造或质量方面的缺陷,以致影响使用,商家不仅有义务维修,必要时还要赔偿消费者相应的损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