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收藏品的最后归宿(图)
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曾是民国时期四大“公子收藏家”之一,其收藏之富之精,堪与张伯驹等比肩。众所周知,张将军后来遭逢变故,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囚禁生活,其收藏品多有流失,在所难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到1994年底张将军离开台湾时,身边藏品还有不少,远非一般藏家可比。张将军当然不愿意将这批东西带到国外。那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一是赠送。
张将军在台北的原有旧宅出售后,房内的所有家具,都遵照主人的意愿,分别赠给了几位友人。他们喜欢收藏张将军物品,没要一分钱。而数万册图书,则无偿捐赠给台湾东海大学图书馆了。
此举曾令诸亲友吃惊不小。那不是一般的图书,不但有许多孤本、善本古书,还有当年张在贵州幽居时,托人费尽周折弄到的明史书籍。有些是将军在囚禁生活中油灯下写下的学史笔记,弥足珍贵。不少书留有将军的眉批。很显然,这批图书均具相当高的文物价值。
二是拍卖。
这一举动,张学良夫妇犹豫再三,在众亲友力劝下,才进行的。
如上面所述,按老将军意愿,家具送人了,图书捐出了;那些书画等藏品,照他老人家历来的做法,似也要捐出去。这想法,遭到了家人坚决反对。为首的,是将军侄女(五弟学森之女)张闾芳,其时她受委托负责管理张学良在台湾的旧居。她竭力主张将这批文物交拍卖行处理。她认为,将军夫妇晚年定居夏威夷,开支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将文物古董出手换成养老基金,是合乎情理的。
张学良对此议踌躇很久。他难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他张某人到了晚年,要将自己的收藏品公开拍卖,以换取生活费用。但经家人劝导,也就慢慢想通了。一文钱还憋死英雄汉呢!
张学良旧居文物拍卖会,于1994年4月10日由苏富比文物拍卖行举办,场面十分热烈,轰动了收藏文物界。207件拍卖品被一拍而光。这批文物,大多为早年张学良从沈阳和北平带出来的,许多是他自己出钱从荣宝斋里买的,其中有明代画家徐渭的《葡萄图》,陈洪绶的《莲花鸳鸯图》,清代郑板桥、石涛和任伯年等名家的真迹。拍卖会上竞价激烈,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绢本宋画《桃花》(谢元画),标价即已达300万(台币),最后竟以1500万元的高价成交。张大千亲赠张学良的画作《湖山轻舟》、《秋声图》和《水竹幽居》等,分别以950万、350万和520万之高价售出。行家们认为,物以人贵,张将军收藏的文物,因其知名度而身价百倍,从中亦可看出张将军的人格魅力。
张学良
(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国民革 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